导读:圆瑛法师是中国近代爱国高僧,新中国成立前,曾蝉联七届中国佛教会会长。新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再次被选为首任会长。他是佛门一代宗师,圆瑛精神通过他的弟子赵朴初、明旸法师等,影响了中国佛教界近百年。抗战期间,他组建僧侣救护队,深入前线,救死扶伤,护送难民,被媒体誉为"英勇僧侣"。 2011年11月23日,《圆瑛大师与佛教文化研讨会》在圆瑛大师的故乡福建古田县召开,让我们与专家学者一起,共同追忆圆瑛大师的弘法经历,学习和感受他的崇高境界和爱国情操。
导读:圆瑛法师是中国近代爱国高僧,新中国成立前,曾蝉联七届中国佛教会会长。新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再次被选为首任会长。他是佛门一代宗师,圆瑛精神通过他的弟子赵朴初、明旸法师等,影响了中国佛教界近百年。抗战期间,他组建僧侣救护队,深入前线,救死扶伤,护送难民,被媒体誉为"英勇僧侣"。 2011年11月23日,《圆瑛大师与佛教文化研讨会》在圆瑛大师的故乡福建古田县召开,让我们与专家学者一起,共同追忆圆瑛大师的弘法经历,学习和感受他的崇高境界和爱国情操。 圆瑛大师与佛教文化研讨会在古田召开
|
圆瑛大师,法号宏悟,别号韬光。法师宗说兼通,禅净双修,精研《楞严》的大德。他热爱祖国、热爱佛教。一生讲经、建寺、兴办各种福利事业,奖掖引导后学,不遗余力。他是民国时期佛教重要领导人之一,担任过七届中国佛教会主席和理事长,解放后又被选为新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他毕生爱国爱教爱人民爱和平,对佛教有着重要的贡献与影响。[详细]
虚云禅师,专宏禅宗;印光法师,专宏净土宗;弘一法师,专宏律宗;太虚大师,以从事佛教革新及僧教育著称;圆瑛大师兼宏佛教各宗,对楞严见解独到。其有代表性的四位高足:主要弘法利生于中国大陆的明旸长老、赵朴初居士,主要弘法利生于台湾地区的慈航菩萨、白圣长老。有人说,近现代如果缺少了他们,世界汉传佛教的面目,不知又会怎样,谁也不敢去想象。[详细]
圆瑛大师已经圆寂半个世纪,但是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吟诗诵联,我们犹能领略大师那份悲心,依稀大师教诲还在耳边,睹物思人,总觉常沐大师那份慈恩,仿佛大师仍旧活在我们身边。作为跨时代的灵魂人物,大师出生在古田,却属于全世界,他是僧人的楷模,也是世人的典范。作为大师家乡的道场,继承和弘扬大师的精神更是我们极乐寺责无旁贷的义务。[详细]
太虚与圆瑛是近现代中国佛教的领袖人物,两人之间曾经有过亲如兄弟的关系,但是后来为了佛教的改革之路,两人的关系又充满了紧张,乃至最后失和。真正失和是在“第三届全国佛教代表大会”中,两人开始分道扬镳。圆瑛法师象征温和式的改革,而太虚大师是激进式的革命。他们展开的了或明或暗的激烈较量,形同两兄弟,成为三四十年代最有代表性佛教两种声音。[详细]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一直存在着两派斗争,一派是以太虚为首的新派,这一派强调中国的佛教要进行全面革命,提出了佛教“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之三大主张。另一派是以圆瑛为代表的旧派。[详细]
圆瑛与太虚的关系长期被误读。在提倡人间佛教、组织全国统一的佛教会、重视兴办佛教教育、佛学研究、爱国爱教爱护和平等方面,目标方向基本一致,二人的“对峙”并非传统与改革之间的文化思想冲突。[详细]
圆瑛法师,从一介儒生,到九主佛门,弟子遍天下。他把人生轨迹和中国佛教事业巧妙链接演译成不朽的华章。他身处乱世,历经坎坷,却始终践行报国济世宏愿,把苦难与奋斗融合,锤炼成壮丽人生。 [详细]
圆瑛大师毕生尽力于弘扬佛教爱国精神,致力于闽台两地佛教传承,强调佛教救治人心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在《佛教大乘慈悲救世》演讲中希望,“实行大乘佛教,发扬救世精神”,仍是今者之座右铭。 [详细]
圆瑛大师是福建古田人的骄傲,也是全国人的骄傲,更是佛子的学习楷模。圆瑛小学是圆瑛大师留给古田人民现存的最珍贵的最直接的遗产之一。圆瑛大师一生对祖国忠诚不二,对事业执着追求,对同胞无私关怀,对家乡无限热爱。“出世犹垂忧国泪,居山恒作感时诗”,这是大师生前所作的著名诗句,也是他一生真实写照。作者有感于圆瑛大师热爱故乡、关心家乡孩子的受教育情况行为,以文记之。 [详细]
圆瑛法师出生在虔诚的佛教徒家庭。祖母拜佛,其母阙氏天天吃斋念佛,祈求菩萨赐子。其母29岁高龄时,终于怀胎。吴家人欢喜异常,更加坚信佛教教历史悠久,形成浓厚的佛教氛围,如:从古田走出的著名高僧,被宋仁宗封为“广济法师”、“近代重兴雪峰崇圣寺的曹洞宗45代传人,文武超群的达本老和尚等动人故事,在法师成长的端上村和他青少年求学的古田旧城民间口口相传,润物无声。 [详细]
圆瑛(1878~1953),福建古田人。俗姓吴,名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19岁于鼓山涌泉寺出家,20岁从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先后于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从冶开、寄禅等参学禅法。其后又从通智、谛闲、祖印、慧明等修习教观,并精研《楞严经》。宣统元年(1909)于宁波接待寺创办佛教讲习所。1914年任中华佛教总会参议长。曾讲经于福建、浙江、北京、天津、厦门和台湾等地。[详细]
圆瑛大师的抗日行为,引起日本侵略者的忌恨。由于圆瑛大师在国内外民众中有很大的影响力,日本侵略者先是对他进行拉拢,要他出任“中日佛教会会长”,企图以此控制中国佛教界,进而控制中国民众,遭到圆瑛大师的严辞拒绝。[详细]
救护队成立之后,扎驻在上海法藏寺,由宏明亲自领导训练,刚训练完毕,适“八、一三”沪战爆发,他迎着战争烽火,率领着全体队员,赶到吴淞前线,冒着敌人的枪炮,抢救为国流血的负伤英雄。[详细]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圆瑛大师对身边弟子说:菩萨慈悲,“不能一任强暴欺凌迫害”,“不能坐视弱小无罪者横遭杀戮”,“岂能眼看着无数生灵在敌机疯狂滥炸下殒命”。[详细]
1937年冬,经过激战后的上海已是废墟一片。日军不准收埋阵亡的中国士兵和罹难难民的遗骸,中国居民无人敢冒杀头之险过问。[详细]
圆明讲堂,上海最重要的净土宗道场之一。1933年,圆瑛大师皈依弟子顾联承和顾夫人邢景贤两居士发心捐献祖传家产、私人花园用地,建造殿屋房舍,供养大师,命名为上海圆明讲堂,作为大师在沪弘法修持道场。[详细]
慈儿院的学生均属男性,学生大致归纳为三类:一是孤儿和失去父或母的苦儿。二是流浪儿、小扒手等。三是少数富家子侄,因自幼体弱多病或调顽难加管教,愿自费入院教养,以求避灾病或冀其玉琢成器。[详细]
七塔寺在佛教界的影响得自于慈运法师的用力和感召。圆瑛大师作为慈运法师门下的一名法匠,与七塔寺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他全面地继承了慈运法师的遗志,对现代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详细]
圆瑛法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有一个特色,就是处处从实践中来。修学并重,行持与义理相结合,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他每提出一项理论主张,就是自己修学和社会实践的总结,而且自己率先认认真真地贯彻实行。[详细]
中国佛教自唐代禅宗逐步形成本土化性质的丛林制度以来,到清末已走过了一千多个年头。这种制度在当时是为适应山林环境,参照佛制作些变更而创设的,大众共同“出坡”,取得经济上的独立自主。[详细]
圆瑛大师融通教宗,对于禅净两门都有深刻的解悟与实践。他反复强调说,禅净二宗都是如宋所说法,只因众生根机不等,故而施设有殊:所以,禅净虽有二名,其实一理,归元无二,不可有所是非。 [详细]
圆瑛大师倡导僧教育,还有另一层原因。从清末时起,一些对佛教怀有偏见和敌意的人,鼓噪“庙产兴学”以兴学为名,摧残佛教,民国成立以后,民国的约法明文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权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