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出世犹怀桑梓情 居山恒忧孺子事

2011年11月23日 15:11
来源:凤凰网佛人佛教 作者:悟端法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圆瑛小学(图片来源:资料图)

圆瑛小学远景(图片来源:资料图)

编者按:2011年11月22日到24日,圆瑛大师与佛教文化研讨会在福州省古田县隆重举行。古田县委文明办郑建凯在会上发表题为《出世犹怀桑梓情 居山恒忧孺子事》的论文,文中详细论述了圆瑛小学历史渊源。论文摘要如下:

端上村是圆瑛大师的家乡,圆瑛小学是圆瑛大师留给古田人民的最重要文化遗产之一,今已辟为纪念馆。

古田圆瑛小学,原全称名古田私塾圆瑛小学,座落在圆瑛大师家乡--端上村。

该村位于古田县东北部,长潭溪下游,现辖端上主村、浙山、际顶三个自然村,1285户,1193人,村容面积2.5平方公里,距离古田城关40公里,端上主村人口约600人,为纯一的吴氏世家,村落被群山环抱,长潭溪穿境而过,山青水秀,环境幽美,空气新鲜,人杰地灵,有古田小桂林之誉。  

私塾圆瑛小学位于端上村落西北部,后靠山,座北朝南,长方形占地,长33.5米,宽11.4米,总占地面积381.9平方米,为双层土木结构,建筑面积750米,被分割成两半,大门右边的一半为仓库,共有8个大房间,一楼二楼各四间,据村中人介绍,由于面积大,1956年被划割为平湖公社粮站,储藏粮食,上世纪90年代粮店撤走,现被村民用作菌房,生产食用菌。大门左边一半为校舍,在这一半中共十几大小不一的房间,其中一楼一个过道,三个教室,最大的57平方米,另两个都为32平方米,过道45平方米。二楼有10大小不一的房间,有的为教室,多数为教工宿舍。无论一二楼全为木板分隔,墙壁用白石粉刷。村中人介绍,学校根据学生数班级大小和教职工人数,教室和宿舍大小曾被多次分隔。

整个建筑墙基为石头砌成,约1米多高,四周为土筑墙,共有四个门,各门形状各异,正门的门洞上半部为半圆形,本门已破旧不见了。侧边门形为五边形,上部为三角形,在农村并不多见,村人老人介绍模仿古田古城超古女中而建。整个建筑内外通风较好,在正面可见的二楼大窗户就有13个,很是整齐,这与当时设计为学校所用有关。

小学于1946年秋开始招生,收古田县30都乡村的学生,包括虎达村、官州村、嵩州村、下嵩州村、端溪村、南岭村、山头顶村、唐宦村,但端上村学生较多,因为周围村落都需来端上村读书,不收学费,学校办食堂,附近乡村来的学生寄宿,书款伙食费自理,教师4名,薪水从圆瑛小学基金和端上村祭田出租收入中支付,办学期间县国民政府教育局丁昭仪局长、督学坐轿子多次到学校视察检查指导。端上村也因此不一般,用当地人的话讲“红透、红赤了”。先期只办一至三年级,每班约20多人,一个小学约70个学生。后办1至6年级。1949年时,六年级有8个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私立古田圆瑛小学为人民政府接收,更名为端上初小,当年秋有一个教员,办1至4年级,其他年级去虎达村就读,上世纪70年代办过初中,后办成完小校,2005年搬到新校舍。

圆瑛大师募集钱款,设立圆瑛小学教育基金,据从圆写的书信中可知,金额为储币贰百万元,拟用于圆瑛小学,因处在战争时期,物价飞涨,时局变化莫测,没能汇到圆瑛小学董事会。

作为数量不多的古田县私塾小学之一,圆瑛小学的历史作用巨大,其一,培养了成百上千的学生。创办初期就培养了人才近百人,半个多世纪里,它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其二,开启了尊师重教育的良好风气。其三,由于圆瑛大师捐资兴办了圆瑛小学,古田人因此对大师更另眼对待,更加尊重敬仰,大师伟大的一生在古田人民中民更加神化,甚至因此对佛教都更加信奉。

兴办学校圆瑛大师一贯理念,“出世犹垂忧国泪,居山恒作感时诗”,为国家为家乡效力,兴办慈善事业是圆瑛大师一生的追求。他在家乡兴办小学,至少两个方面考虑。

其一,大师的重视正规教育之理念所至。圆瑛大师极富灼识远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认为欲振佛教,先育人才,欲振家乡,教育为先,一贯主张僧伽要兴佛,教化众生,首先应接受良好的正规教育和训练。在其亲自起草的几份简章中一再创办佛教育的宗旨是为了“养成布教人材,宣扬佛法,化导人心”,“造就品学双优之佛子,养成解行相应之讲师,弘扬大法,续佛慧命”,认为“既有宝学,方成大用”,大师十分提倡正规教育还可以从他的《鼓山佛学院缘起》可以看出,他在其中写道“非英才无以荷圣教,非学院无以育英才”。

其二,回报故乡,救苦家乡。大师对生他养他的故土亲人怀有深厚的感情,对他生活了19个年头的家乡知之深,爱之切,欲救家乡,先开发人智。圆瑛大师在《泉州开元慈儿院缘起》一文中写道:“圆瑛五龄失荫,椿树风摧,萱堂月冷,赖叔父教养成人,……二十余年,讲经于海内外者,三十余处,此皆叔父教养之力,有以成之也”。圆瑛大师对叔父在家乡教养之恩铭记在心,自然对家乡的回报之心也自然有之。大师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十分关心,认为家乡的事无论如何要优先办理,并且用办家乡的事以应付其他方面要求拔款的人,他在给筹建校的校委信中说:“后年为余七十岁,五月十二日生辰,尚可再拨一次,巩固本校基金。此为余之本意。后年春间请先来函请拨。因各方面请求者多,有本校来函可对各方申明。”大师为建家乡学校,发展教育事业,还将平生护法信徒赠送物品全数拍卖建立基金。他在书信中说:“圆瑛现将频年护法信徒赠送物品全数拍卖,拔出储币壹百万元,购物保存,以为本校置产,以为永远基金。”他在书信中还说道“圆瑛早知米价物资日增无已,校委会定然为难。本想多拨款项还乡,以竟其成。一以今年本堂创办楞严学院,亦受物价之影响。去秋预算全年经费一百二十万。迨至今年已增拾倍以上。”大师于四六年二月一度中风后,仍念念不忘家乡的事,对自己因病不能返乡感到无比惆怅,他说“病躯无能,不得返梓,怅甚。”明哲法师在《圆瑛大师圆寂四十周年纪念文集》所做诗《师恩难忘》中所写:“念佛声声落何处,游子波波温家乡”。

其三深厚爱国思想情操的驱动。圆瑛大师经常言:“立国之基,曰教与养;非教无以启民智,非养无以树民生,是教养之道,不容”圆瑛大师以“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为一生的座右铭。

圆瑛大师还在家乡古田捐募的其他公益慈善事业。重修极乐寺。建“圆瑛桥”。修吉祥寺塔。此外,圆瑛大师对于家乡的父老乡亲仍十分关心,尢其对贫困者更是同情,在建设圆瑛小学经济困难期间,仍不忘他们,特汇来了济贫款资助困苦者,并特嘱咐此款为济贫款,不是建校的钱。

圆瑛大师是我们古田人的骄傲,圆瑛小学是圆瑛大师留给古田人民现存的最珍贵的最直接的遗产之一。圆瑛大师一生对祖国忠诚不二,对事业执着追求,对同胞无私关怀,对家乡无限热爱。“出世犹垂忧国泪,居山恒作感时诗”,这是大师生前所作的著名诗句,也是他一生真实写照。笔者有感于圆瑛大师热爱故乡、关心家乡孩子的受教育情况行为,将此著名诗句改几个字:“出世犹怀桑梓情 居山恒忧孺子事”,并以此为题写此小文,以纪念这位现代爱国高僧。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孺子 居山 怀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