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现象”及其引发的宗教社会学问题
2007年11月20日 09:53学术中国  【
相关标签

实际上,其中存有这样一个问题,常人难去深究。在传统的佛教信仰之中,世人信奉的是“教”,还是“佛”,抑或是寺庙里的出家人?然佛教经典却说:“依法不依人”。可见,佛教的信仰层次亟需梳理,或再作建构。如果信奉的是寺庙里的出家人,则出家人的言行举止、道貌法相是否庄严,则十二万分的重要。世人皈依佛、法、僧三宝,庶几可以在此“三位一体”的信仰结构中,解决其中的悖论。然而,寺庙-和尚-世人信奉之间的信仰关系,一旦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裂或扭曲,世人们对佛教的认同逻辑就会出现相应的逻辑混乱。因此,“少林寺现象”之所以会引起世说纷纭,其实质似乎就在这里。

当少林寺被营造为一个小型社会之时,它的组织结构即已吸纳了社会组织的各种制度及其管理模式。它使传统的寺庙组织结构逐步科层化,并且会把一个组织的权威,建构成为一个寺庙丛林固有的佛教权威,而不一定完全具有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克里斯玛。

对此,人们如果依然信奉于这个寺庙,那么,冲突不会很大。因为科层化的宗教组织,依然还能为信徒提供宗教必需品。倘若人们皈依、信奉的是某个人出家人的话,那么,此人一旦失去了应有的克里斯玛,就会导致信仰的出离或皈依者的流失。这一特点,对于传统的佛教认同方式来说,尤其重要。因此,传统的佛教认同方式,在出家人从事寺庙的管理和经营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大惑不解了,认为他们不再具有宗教的克里斯玛或宗教权威了。

佛教传统往往把群体型的佛教组织与单个人的佛教信仰整合一体。事实上,佛教寺庙丛林作为一类宗教-社会组织,就必须具有适当的组织结构,必须具有适当的管理原则和经营方法。仅只是因为传统的佛教认同模式,导致佛教信徒常常迷恋于对某位高僧的皈依,而忽略了寺庙组织在整合个人、表达信仰层面的特别功能,进而把精神依赖投在了具有宗教权威的个人。这样,人们信的或许就不是“教”,而是“人”。时至当下,寺庙制度转型、法师功能变化,信仰对象似乎落空,佛教与世人的传统认同模式,固然就要遭受冲击。“少林寺现象”,势所必然。它再次让佛教改革的信息浮上水面。

从1988年元月,从少林寺首次公开对外表演开始,少林寺就走上了“功夫经济”的发展道路。现在的少林寺下面,有“河南少林寺影视有限公司”,专门造星;有“少林寺事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少林素饼和少林禅茶;还有少林寺拳法研究会、少林寺网站、少林寺红十字会、少林书画研究院、中华禅诗研究会、少林寺慈善福利基金会、武术推广办公室等分支机构等等。回想20多年前,少林寺靠着28亩薄田过日子,寺院建筑破烂不堪,只有十几个和尚。难怪美国《洛杉矶时报》要把永信和尚描绘为“一位融中国佛教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为一体的成功宗教人士。”

对于这些赞誉,永信和尚格外冷静。他对少林寺“入世”的理解,是“少林寺希望有自己的生存模式”。在自己独特的生存模式之中,坚持佛教的神圣性和宗教品格,以对抗对少林文化遗产世俗化、商业化、部门化和利益集团化的趋向。他希望少林功夫能够申报为人类文化遗产,同时亦希望能有一种制度、能有一种方式来保护它,来传承它,最终能够保护僧人的生活、保护僧人的心态。令人感动的是,永信和尚把这些使命,视为一个僧人、一个公民应有的承当。这种僧人及其表达的公民意识,即可为现代社会中国佛教应当加以建构的权威雏形。

当然,少林寺名声传播之广,自有商界日益看重“少林”这块金字招牌,导致“少林”品牌鱼龙混杂,严重影响了少林名寺、少林品牌的声誉。然而,这并非少林寺本身的问题,而是少林寺与它所存在的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如何从“宗教搭台,经济唱戏”,转换为“寺庙搭台,和尚唱戏”的行动转向的问题。其中,应有着能够厘清的权利边界,当然也包含着少林寺以及少林寺佛教发展的合法性再建构。

关键是少林佛教的发展,能够在建构“大众佛教” 的同时,还能为精英佛教、文化佛教……,建构出一块真正可以清净冥思之地。寺庙之僧人,既有善于经营寺庙管理、组织少林演出公司的现代佛教管理人才,同时亦有武禅合一、功夫神奇、闭关修持的得道高僧,从而把出世与入世整合起来,动静如一,真正做出功夫来。其动也,如脱兔走向世界;其静也,似达摩面壁渗透人心。

对此,世人还能有什么好议论呢?!

作者: 李向平   编辑: 薛斐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