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影响世界的慈济力量 第二届慈济论坛在京召开2012年11月3日,第二届慈济论坛“佛教与慈善”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慈善家、佛教学者、慈济志工等5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第二届慈济论坛的主题为“佛教与慈善”,其目的就是期望佛教的慈善本怀能够与时俱进,通过佛教慈善思想与现代实践的讨论,增益社会互助的精神,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详细] 蒋坚永:慈济慈善体现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佛教以缘起因果为核心教育,主张慈悲为怀、知恩报恩、反哺回馈、广种福田,拥有深刻包容的公益慈善理念和悠久深厚的公益慈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佛教界积极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开展了大量慈善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国家宗教局一直高度重视,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详细] 王本荣:实现宗教的核心价值 净化人心祥和社会正信的宗教,目的就在于度化世界,进化人性,追求生命无限的可能性,所以宗教应该是时代的一个备忘,在这个意义上面,证严上人对于宗教的定义非常的简单,“宗”就是生命的宗旨,“教”就是生活的教义,充分传达出佛教的人间化的一个精神。佛陀对佛教的定义,其实很直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一个佛教的四无量心。[详细] 李四龙:慈济慈善的经验值得推广与借鉴近年来社会各界都在讨论宗教能为和谐社会做些什么,各个宗教怎么能够和谐共存,携手并进,我个人认为,慈善和教育是大抓手,或许在座的朋友知道我们北京大学有一家佛学教育中心在支持深圳弘法寺建设一座佛学院,两年来我深感这里面问题之多,难度之大,同时也感受到前途之广阔,意义之重要。我想当前的宗教慈善工作与宗教院校教育所遇到的情况有所类似。[详细] 今天我们衡量社会通常会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一个社会的慈善事业是否发达?人们的慈善心是否充满?一个社会之中救济的对象,他的感受到底是不是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怀?那么,如果我们以此为标准,我们可以说社会的进步程度、社会的文明程度是以它的慈善程度、慈善事业的发展为标准、为参考。[详细] 方立天:佛教慈善是以慈悲心施福利于人佛教布施的根本在于解除众生精神痛苦,提高众生觉悟,提升生命质量,从这个视角来说,强调精神慈善有道理。现代慈善事业需要政府、社会和民间团体组织三者协调共生,互助共进,共同推进慈善事业发展。[详细] 楼宇烈:当今社会需要大无畏的布施者楼宇烈教授举例详细解说关于“大悲心”涵养的重要。其中提到“大悲心为父,菩提心为母”、“透过大悲心起菩提心”,也就是佛教常说的悲智双运。强调觉悟中奉献,奉献中觉悟,让人人从降伏自心而利益众生。 [详细] 刘元春:慈济的管理 以戒组织以爱管理证严上人宣导慈济人要“以戒组织,以爱管理”,从而实现“自我管理”的理念,既契合佛教本怀,也符合社会慈善的根本精神。正是这样的理念,成为慈济社会慈善的内在动力和组织保障,实现“慈悲喜舍”的人生抱负。[详细] 王雷泉:“生态”放生在佛教复兴的意义近年大陆佛教界兴起颇具规模的放生活动,因方法不当而屡为媒体批露讥评,乃至引起外教攻讦嘲笑。但放在世界宗教格局中观察,可视为大陆佛教在走向社会化和组织化进程中,蓄积已久力量的初始释放。 [详细] 何日生:慈济宗门与证严上人的慈善思想证严上人诠释宗教:“宗是生命的宗旨,教是生活的教育。”这种宗教理念不只适中及关怀,其实是一种终极实践。这终极实践即是在利益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在度化众生之际,净化自心。这正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详细] 何缊琪:救助莫拉克风灾体现的慈济精神灾难让人们了解无常;服务让人们看到菩萨的身影;灾难援助,让人人成为五浊恶世中一朵朵绽放的莲花!慈济教育志工藉由集体的助人经验,转化升华为个人修行得智慧的福报,也型塑出台湾社会面对灾难的坚固稳定力量。[详细] 韩文科:撒拉族救助会 践微行大义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会自成立伊始,就立意于“以物质济贫,以文化救心”,努力宣导以文化引领慈善,以慈善促进文化,把构建富有自身特色的慈善文化放在与慈善实践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慈善理念秉承了慈善文化基础。[详细] 林晓君:慈济管理特色 同心圆组织架构证严法师融和儒家和人间佛教思想使组织运作蕴含领导人内修外行及社会教化为目的,并形成独特的组织文化脉络及同心圆组织的渐进演化历程;同心圆四合一架构的圆形组织“去阶层化”领导运作更强调领导人的“修身”。 [详细] 王振耀:大陆佛教慈善处在转型期大陆佛教慈善具有悠久传统,也有不少现代成功经验,但由于过去政策原因,其发展空间有限。现在面临前所未有机遇,需要借鉴慈济等组织经验,明确战略,制定行动路线,以尽早尽快完成向现代慈善的转型。[详细] 卢蕙馨:行菩萨道中的情感升华慈济人是从“小爱”进入“大爱”的情感载体,标示世俗情感的转向,从自我关注转向关怀非亲非故之人,此大我的情怀非观念或理想,而是在持续的实践行动中激荡体现,志工成员的个人情感也在“行菩萨道”中获得升华。 [详细] 慈济慈善志业 在最黑暗的角落点一盏灯在最黑暗的角落,点一盏灯;在最凄寒的路上,生一堆火。”慈善志业从弱势家庭济助到心灵关怀,包含长期扶困、急难救助、居家关怀及海外慈善。慈济重视的不只是救济、援助的成效,更在乎启发人性善的良能。“教富济贫”,是富者因施而乐。[详细] 慈济医疗志业 全球义诊超过一百五十万人次证严上人一念悲悯,于慈善工作中发现,因病而贫,初始设义诊所为贫困者义诊,进而创立医院。在累积十余年救贫经验中,深知“疾病是痛苦的根源,贫穷的由来”,救济工作只能治标,“防贫止病”才是根本之道。于是,怀抱悲心,再度挑起重担。[详细] 慈济人文志业 为心灵净化作活水何谓人文?“人”就是人品典范,“文”就是文史流芳。慈济推动各项志业都以人为本,期待人人依循伦理,敬天爱地,培养内在品德,而仪表言行都能守分合宜,让人欢喜。譬如证严上人的《静思语》是上人身心实践而体会的智慧法语。[详细] | |||||||||||||||||||||||
川缅之爱:慈济援助缅甸、四川灾区纪实2008年5月10日,慈济赈灾小组抵达缅甸,在仰光附近勘灾:连日来积极与政府单位接洽,尝试进入重灾区,然层层关卡难以通过。17日于蓄宝甘镇举行发放同时肤慰灾民,这是慈济在缅甸灾后第一场发放。[详细] 慈济志业在印尼的发展 从排华到族群融合五年来,在慈济人的推动下,红溪河畔拆屋归还河道,印尼政府承担红溪河整治工作,分段分期清理疏浚,兴建水泥堤岸,红溪河从此呈现不同以往的清新风貌,迁居大爱村的居民开始享有优质住宅、医疗、教育等。 [详细] 慈济志业在美洲 利他精神建构慈善平台2009年1月13日,由萨国提供土地、慈济干自由省萨卡哥友市分两期施工兴建大爱一村,共三百四十户。2003年10月31日日萨尔瓦多乡米可大爱二村八百三十五户已全数峻工,并于是月三十一日落成交接。[详细] 加拿大慈济:头顶别人的天到证严上人日秉持上人指示“头顶别人的天,脚踏别人的地,要回馈当地”的理念,l992年7月8日,在食物银行设定定期服务的志工站,投入长期支援、提供志工人力、带入慈济人文、改变发放方式等专案。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