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科学思潮
2009年01月04日 18:11华典文化  【

同样主张尊敬科学的“佛教即迷信论”者和“佛教非迷信论”者之所以得出相反的结论,除了知识结构、心理定式、思维方法不同等原因以外,也与双方对于科学、迷信、宗教与迷信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的不同有关。前者科学至上,认为“宗教美文,皆想像时代之产物。……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而后者虽尊敬科学,但认为科学也有其局限性,尤其在现代社会,它导致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残酷竞争。在我们看来,科学是有局限性,但这种局限性主要是指科学还不能解答众多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本身的未知问题,还不能发现众多领域中的未知真理。至于人类滥用科学成果酿成不幸,那是人类自己的错误,不能归咎于科学。对于“迷信”一词的大义,双方并无大的分歧,但对其外延,则认识不一。一方习惯于把崇信鬼神及与之有关的种种东西视为迷信,而另一方认为不仅仅如此,贪恋权力、武力、表象,执迷于物质享乐和精神上的一己之见都是迷信。至于宗教与迷信的关系,一方并不屑于做认真研究,多根据表象认定此即彼;而另一方则拒不承认己教中也有迷信的成分。

对以上问题认识的不同,就导致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而争论的加深,无形中促使双方进一步留意对方的领域,尤其是处于被动地位的佛界人士,愈加重视对科学的了解和研究。

二、佛界革新之士对佛学与科学关系的深层阐释

在科学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下,佛界革新之士虽然提出了“佛教非宗教”、“佛教非迷信”这两种新观念,并进行了大力宣传,但由于理论自身的缺陷,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其效果并不理想,人们仍认“佛教和其他的鬼神教一样是提倡迷信,阻碍国民的进步思想的”。这使他们觉着世人太“执迷”于“世俗科学”,而不了解“真正的佛学”与一般科学的密切关系。于是,在进一步研究科学后,他们针对佛学和科学的关系直接提出了两种新理论,即“佛学超科学论”和“佛学统摄科学论”。前者至少在表面上还以科学为标准,后者干脆否认科学的权威性,而代之以佛学。

作者: 李少兵   编辑: 邢彦玲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