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范围与佛教慈善政策
2008年11月19日 15:37凤凰网华人佛教  【

1960年代至今是欧美精神障碍界定角度、诊断标准发生重大结构转变和日趋成熟时期,基本特征是精神疾病的防治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精神心理障碍诊断标准国际化趋势明显。

1977年,美国精神科医生恩格尔首次明确提出世界闻名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结构转型理论,引发生物医学和卫生保健体系重大制度创新,具有划时代意义。疾病性质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由单纯生理疾病分化为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疾病四类。

世界卫生组织分别在1965,1975,1989年召开第八次、九次和十次国际疾病分类修订会议,将以往的“国际疾病分类”改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精神和行为障碍”与“神经系统疾病”彻底分离,1992年WHO出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1990年WHO又颁布《将精神卫生工作内容纳入初级卫生保健》文件,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既完全独立于神经系统疾病分类,又日趋细化、行为取向和自成体系化。

1960年代以来,除医护和心理学家之外,越来越多的行为科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学家加入精神障碍研究行列,提出精神病理学的依恋,行为、认知和认知-行为,人本主义,社会因果论、社会建构论和批判理论,社会-文化理论模型,学科视角日趋多元化。

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精神和行为障碍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和妄想型障碍,心境或情感障碍,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以及躯体形式的障碍,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行为综合症,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迟滞,通常起病于童年与青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未特指的精神障碍,共计11个亚类。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病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器质性精神障碍,例如大脑疾病、损伤和创伤,二是非器质性精神和行为障碍,如情感障碍,儿童少年情绪障碍,社会文化是主要病因。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普遍患有精神、心理、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人格等障碍,几乎所有人都是精神和行为障碍病人,精神病人范围空前扩大,超出生理疾病病人范围。由于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病因、类型多样化,跨学科视角和社会、行为和文化心理的交叉趋势,社会工作者成为精神和行为障碍的治疗主体,临床心理学家、医护和康复师组成多学科团队。1963年美国通过《社区精神健康中心法案》,拉开人类精神病学史上以非住院化运动为核心第三次革命序幕,欧美各国纷纷关闭精神病院,建立社区精神健康中心和社区服务体系。1950年以来,针对器质性精神障碍和非器质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药物研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药物治疗、康复与心理治疗、社会支持、行为矫正、危机干预和创伤治疗等多种方法并存。以人为本,个性化、连续性、社区化、综合性、福利性和公共卫生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形成。精神和行为障碍处于疾病等级最高层次,精神心理健康处于卫生政策核心和优先领域。

作者: 刘继同   编辑: spring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