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范围与佛教慈善政策
2008年11月19日 15:37凤凰网华人佛教  【

总体来说,1850年前尚无针对精神病人的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体系,对精神障碍充满误解。

总体来说,在生物学和生命科学,尤其是临床医学尚未起步阶段,精神障碍被严重的边缘化。

1851-1900年,这是现代生物医学诞生和临床医疗服务奠基时期,神经系统疾病与精神疾病开始逐步分离,基本特征是人类对精神障碍认识由宗教化转为生理疾病,神经病学诞生,神经系统疾病与精神障碍交织,神经系统疾病涵盖精神障碍,“疯人院”转为“精神病医院。19世纪以前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神经电生理学、病理学、神经组织学、实验神经生理学、微生物学、细菌学、免疫学和细胞学等导致现代神经病学诞生,神经精神疾病性质发生变化,由不可理喻的疯狂、疯癫、巫术、魔鬼附身转变为可以诊断和治疗的器质性、生理性疾病。

十九世纪前半叶法国,将症状作为异常行为分析的单位,使系统性精神病理学研究成为可能,法国人Megnan(1893)的临床描述和演化观点,德国人Kraepelin(1896)关注病因学、症状、病程、结局和影响症状重要性环境,为世界精神病学分类和诊断系统框架奠定初步基础。

十八世纪医生广泛应用“神经”概念,创造“神经症”术语,表示神经系统有形的损伤病变。十九世纪时神经症概念涵义发生变化,表示轻度的无特定原因的焦虑状态,以区别“精神病”。换言之,1851-1900年是生物医学,尤其是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科视角并存和相互交织时期。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病学发展,初步形成精神障碍的神经学、神经生化和遗传学基础,神经综合症、脑功能定位学说使精神障碍范围局限于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元结构与传导方式、中枢神经递质与神经肽,尤其是神经病理学快速发展,使人们认识精神障碍的神经系统病因,器官模式学说和器质性病因,例如神经系统异常导致精神障碍。

十九世纪后期,精神病人构成与类型发生显著变化,病人、神经病人、精神病人成为主体,但是精神病人群渔龙混杂,疯子、低能儿、乞丐、病人、妓女、神经病人和精神病人并存。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尤其是神经科、精神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已成为精神障碍治疗的主体。1800年以来,欧洲国家大量兴起关闭精神病人的疯人院,1850年以后收治神经病人和精神病人专门性精神病医院出现,综合性医院、庇护所、济贫院、监狱和慈善组织成主要场所。从十八世纪起,应用药物结合禁闭管制,尤其是封闭性、隔离性环境是治疗精神病主要手段,禁闭和束缚病人、放血、催吐、冷水浴与灌水、鸦片制剂、通便导泻和各种的“精神疗法”。需要强调的是,十九世纪末期,风靡欧美国家的精神病院改革运动刺激“道德疗法”的兴起。总体来说,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成为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地位显著提高。

作者: 刘继同   编辑: spring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