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向科学迷信说“不”:当宗教信仰又遇上了“科学”

2011年02月10日 10:40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石决明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编者按:王菲与方舟子之争使科学与宗教的相关话题再一次甚嚣尘上,事件之末是王菲洒脱退场,但类似方舟子思维的人群还大有人在。这些人其实很善良,因此,很有必要让他们了解一点有关科学与宗教信仰的关系。本文作者是国内社会科学的著名学者,应凤凰网华人佛教的邀请,动笔撰写了这篇关于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文章,此文也是近年来学术界向“科迷”“普及”科学难得的好文章。由于本文作者不屑于参与和方舟子的任何接触,因此,用“石决明”发表此文。

宗教信仰与科学似乎是一对冤家,起码在中国是这样,从SCIENCE这个词被翻译成“科学”开始,它就是被放在宗教的对立面上。“赛先生”一来,似乎一切宗教甚至包括一切信仰,都应该被取代,唯有赛先生最高明、最管用、最真实,其它都是迷信!

这就是从19世纪70年代直到20世纪的“科学主义”的基本理念之一,对宗教信仰“除魅”的大旗从那时起就已经被高高举起。可惜的是,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这面旗帜现在已经不那么艳丽,宗教信仰不仅没有被彻底“除魅”,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反倒出现了“复魅”的思潮。既然称为思潮,就不是一个人的想法,而是相当一批对宗教信仰具有深入研究、深刻思考的学者的理念,而是相当大的一个人群对宗教信仰的执着坚持、心悦诚服。这个人群大到占了人类的五分之四以上,当然绝非科学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是被“骗子”碰上的一大群“傻子”。这是宗教学者自己原本都没有想到的,更是科学主义者怎么也想不明白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局面?就因为科学并没有如同它刚刚露面时自诩的那样不负众望地将人类的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诚然,19、20世纪以来技术发明有所进步,物质生活有所改善,但是精神层面、心灵层面的问题,和千年之前似乎没什么两样。技术发达,并不能直接充实心灵空虚;物质条件改善,并不能直接导致道德高尚。科技与信仰是两条并行线,它们可以相互感应,但是并不能相互取代。而且,科学是人类在浩瀚的一般认知层面划了一个圆圈,所知越多,未知反倒更多。已知的可以用科学来解释,未知的,既然叫做未知,那么科学只能继续探索,却不能以不知为知,不能在未知的领域也插上霸主的旗帜。于是,信仰,宗教信仰,就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它不需要基于科学在已知前提下的“实证”,它根据的恰好是科学尚且未能解释而客观却存在的人们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事实。因此,既然科学不能解释,就没有理由不允许人们去感受、去理解、去判断、去信仰。

宗教曾经王道地发展科学以论证自身的合理性,也曾经霸道地限制科学以避免暴露自己的缺陷。但是那基本已经是历史。从政教分离成为现代国家的基本原则之后,还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宗教严重迫害科学的事件。

反倒是科学和国家权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对宗教的迫害却是登峰造极。前苏联是一个典型范例。“科学”,在极权国家,不是一个简单的代表“分科之学”的技术名词,它具有极其浓厚的政治色彩,是一顶可以置人于死地的大帽子,是可以与古代所谓“天命”等价的一道护身符,是谁反对谁就是“反动派”就是“反革命”就是“大逆不道”的“浑元金斗”。以“科学”自居,其实是表示只有我才绝对正确!

科学的出现,起初只是技术层面的、面对自然面对物质的、与生产力的提高紧密联系的一支力量。其后不久,就出现所谓社会科学。于是,对物质和自然进行研究的方法,逐渐运用到对精神和心灵的研究之中。典型的例证是从达尔文(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的自然科学到达尔文主义的社会科学,马克思指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非常有意义,这本书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其后,尼采(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著名哲学家)不仅接受这个科学,而且发展了它。据有关资料指出:“社会达尔文主义曾在欧洲的一些社会圈子里,特别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知识分子之间广泛流传。哲学家尼采创造了‘超人’这个概念。在国际政治上,各帝国之间的竞争鼓励了军事化和对世界依照殖民势力范围进行划分。当时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解读更侧重于物种间的竞争而非合作。社会达尔文主义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纳粹德国的领土扩张和种族灭绝政策有重要影响。”

历史证明,科学,没有绝对正确。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必须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更新,当时空证明某一种理论已经表现出其局限性和谬误时,则必须更新甚至摒弃之。因此,就历史时空而言,科学理论是不稳定的,过去是数十年一变,十数年一变,现在是数年一变甚至一年数变,变的根本原因是尚且不能完全真实反映现实的科学,必须通过扬弃使其自身距离真实越来越近,使其对现实的作用越来越强。科学,也是不能被迷信的,它并非万能。

然而,宗教却显现出相对的稳定。目前的几大世界宗教,几乎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原始宗教甚至数万年之久,其基础理论并没有根本变化,基本都是围绕着人类的最根本困惑坚持一些道德伦理的底线,包括对神的信仰,并没有脱离做人的范畴。出世的宗教,它要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仍在世间。对于宗教信仰者而言,宗教的终极目标是绝对真理,对这一真理的证明,在内而不在外。“夏虫不可语冰”,是信仰者对非信仰者的理解。蝌蚪在水中,青蛙在岸上,应该有各自的天地,各自的自由。

如今,宗教与科学以对立的姿态频繁出现,主要是在我们这个以无神论著称的国度。按照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策,信教的与不信教的,要互相尊重。建设和谐社会,不以宗教信仰划界。但是,总有那么一部分信科学的,总认为自己要比信宗教的高一等,要更聪明、更进步、更正确。他们不断重复千百年来对宗教的诘难,几乎没有新话题、新思维、新逻辑。他们所标榜的“科学”,丝毫不能动摇信仰者的信仰,然而他们仍然屡屡在宗教信仰方面挑起事端,不知居心何在?无论对他们自己或对整个社会,这种滋事挑衅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方舟子对王菲的一段很自然、很纯朴、很善意的微博发起攻击,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方舟子这个人,用老百姓的话讲,是个“搅屎棍”。王菲称其为“方老师”,实在是太淑女了。我本无意触及这个缠不清的人,但是朋友约我说几句闲话,我想,尽管不像方舟子的为人但是类似方舟子的思维的人群还是有的,他们是很善良的,总应该让他们了解一点有关科学与宗教信仰的关系,因此,斗胆写下上述的看法。我声明绝不接方舟子或什么子的招,我只是讲了自己的看法,并不强求任何人接受,因此即便反对也很正常。就是说,如果看了就骂,那就凭他去仰天吐唾沫,我不想还嘴。

王菲对烈火没有能够侵袭的佛像礼赞,是由衷的,完全可以理解,也值得尊重。类似的奇迹,世界宗教的历史和现实中不胜枚举。方舟子要想一一驳倒,是尽其一生也做不完、做不到的。不能不承认,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奇迹,而且不是哪一个人能够说明或证明的。奇迹,对感受者而言,无需别人承认或验证。这样的奇迹,我本人就多次看到。例如,在巨大佛像开光之际,出现极其特殊的天象。虽然我们现代人都知道“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但是,为什么就在那一刻,云开雾散,佛光灿烂?其因缘何在?气象学家只能描述风风雨雨的动向,他们同样无法解释这一刻的发生是为什么。如果只见过一次,是偶然;但是多次见过之后,只要还承认这个事实,哪一个人能够不受到震撼?除非偏执,谁也无奈。类似的超常现象,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人生现象,如果都能够完全解释清楚,或许就不会再出现宗教信仰。只是这个“如果”几乎是永远没有可能的,对这一点,我们倒可以贸然下个断言。

王菲已经退场,她很洒脱率性,我甚为欣赏。我说了这么多,也该学学王菲,也退场吧?

谁愿意说,请接着。

2011年2月10日凌晨

李向平:科学与宗教信仰之间完全对立吗?

汪海波:切不可从“科迷”成长为“科赖”

魏德东:不能期待一种方式解释世界

王志成:骂战让人们认识更多佛教与科学文明

向科学迷信说“不”:当宗教信仰又遇上了“科学”

王菲方舟子之争:是科学的一言堂还是对信仰的呵护

【头条】:向科学迷信说“不”:当宗教信仰又遇上了“科学”

【观点】  汪海波:切不可从“科迷”成长为“科赖”

【众生】:感动杀手的作家

【一日禅】:为人生制定目标 不要停在半路

【心灵物语】:用左手温暖右手

【读书】 顿悟:因病悟得真实相

【图片】:情系梅里——永远的处女峰(上)

【朝圣】:洋和尚的修行日记——洛杉矶市中心

【禅茶】:从闽东探寻日本茶道历史渊源

【法讯】:湖北黄梅四祖寺将启建上元节吉祥法会

【影音-讲经说法】:界诠法师讲:地藏菩萨本愿经第二讲

【素食】:素食者如何才能在日常饮食中保证“均衡营养”呢

【书店】:乾隆大藏经(豪华典藏版)

【觉悟】:佛陀的十大弟子 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

【佛艺】:水月观音至善至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邢彦玲]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