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人性和德性——印顺法师访谈实录
2007年08月24日 12:57凤凰华人佛教  【
相关标签

德性是人性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们把不好的一面加以控制,约束,引导,就可以称之为德性,中国的儒家提出来的仁义礼智信,就是确立的德性的标准,在德性的问题上,孟子的性善与荀子的性恶是一致的,他们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那就要经历,用通俗地话说,做人是要讲良心,如果人性是恶的,那就要好好学习,如何来改造自己,约束自己,引导自己,完成自我的净化,自我的提升。

佛性是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崇德性,但是又与德性有所不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这句话不是我讲的,是曹木勋菩萨讲的,曹木勋菩萨什么人呢?他是释迦牟尼法在因地中,他说我不敢轻慢汝等作佛,他说这话的时候,不是说是对男的讲的,对女的没有讲,没有,也没有说是对老的讲,对少的没有讲,也没有。他对一切众生都讲的,所以说人人都可以作佛,人人都可以成佛,佛在因地中也给我们受了戒,我是一个佛教徒,我相信佛陀的话,因为佛是不忘语者,不意语者,是真语者,我希望大家都能跟我一样,都能够相信自己。

主持人:华老师的观点呢。

华方田:佛性、人性、德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首先谈佛性。佛性,我们在佛经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称谓或者说名称,也可以叫如来藏,也可以叫般若,又可以叫无住,实际、首愣严、首愣严三昧等等很多的说法,其实都是佛性这样一个名词。佛,当然大家都知道就是觉悟的意思,性是种子,按照我们世俗的话来说,所谓的佛性就是指众生觉悟成佛的可能性,或者说他内在的一个根据,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为什么能够成佛?那就是因为他有佛性。

所谓的人性呢,那就是指人的本性,至于说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人最根本的那个品性。这个在中国古典里面也有很多的说法,你比如说孔子在《论语》里面说,就是人。《大学》里面就叫明德,所谓的明明德,那么什么叫明呢?就是良知。那么关于的本性是什么呢?是善的还是恶的?刚才法师也说了,孟子最先提出来的,就是人性善论。荀子是人性恶论,那么(告子)他主要说的是善恶混。但是我认为孔子在《论语》里面提到的性到底是善还是恶,他没有一个明确的提法,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就是善恶无计,就跟佛教的一个说法,他无所谓善恶,人性一开始就象一张白纸,这是我对孔子的关于这个人性善恶的一个理解。

   编辑: 梅文惠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