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寂: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
2008年07月04日 09:28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如果说日本民族固有的自然条件、自然观以及植物美学观是“空寂”美意识产生的“土壤”的话,那么,禅宗意识的深层渗透、禅宗美学对日本美学的影响,就是“空寂”美意识产生的“阳光”、“雨露”。正是由于禅意识的渗透,“空寂”美意识才得以确立和不断发展。

禅宗又称大乘佛教。它源自印度佛教,却产生于中国,是集儒、道、佛三家精神于一体的一个宗教派别。宋代的时候,中国禅像洪水一样涌进日本。在日本民族文化的母体中,中国禅逐渐转化为日本禅。伴随着中国禅向日本禅的逐渐转化,中国禅宗美学思想逐渐渗透进了日本文化的内层,极大地影响了日本民族的审美情趣。

禅宗美学对日本民族审美情趣的最大影响在于它促成了日本民族的审美理想。日本禅虽然不完全同于中国禅,但其理论大多来自中国禅。在世界观的问题上,禅宗认为世界本原即“佛心”,即“空”。在禅宗看来,五彩缤纷、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只是无常的变化中的幻像,任何生命体只是一种“无常”的存在,而非实体的存在。从本体论上看,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没有自身固有的单一的本质,都是由土、水、火、风四大元素和合而成,所以一切事物乃至整个世界的本质就是“空”。“空”,也叫“真如”,才是万物共有的本性,才是真正的实体。古往今来只有空性的真理如如不动。因此,空性之真理是孤独的、寂寞的,它既是自我富足不假外求的,又是贫寂的。“贫”也就是“贫困”,其真正意义即“不执着一切世俗的东西,诸如财富、权力、名誉等等”。在目的论的问题上,禅宗认为,佛教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超脱尘世痛苦,超越生死烦恼,最终达到彻底解脱的涅槃境界,涅槃境界是禅宗的审美理想。为达到超脱成佛的目的,禅宗提出了以心为本的佛性论。佛性论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存在于每个人的自心之中,所以又称自性或本心。本心或自性的根本特点就是清净,清净即空无,即“本来无一物”。在禅宗看来,只要能识心见性,顿悟本心,就能成佛,就能进入涅槃境地。所以涅槃境界的根本特点也就是空无。在这种空无的境界中,一切所谓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此岸与彼岸、瞬间与永恒、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差别都泯然消失。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有情的和无情的、有感觉的和无感觉的,都同归于空无。涅槃的境界就是一种通达无碍,浑融整一,无限宁静和谐的自由境界,是一种似乎包括愉悦本身都消解溶化了的异常淡远的心境。涅槃的境界就是感悟到万物“空”的本性,就是“见性成佛”,就是“平常心”,就是不执着于分辨生死、善恶、美丑、荣辱,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持有随缘任运、顺其自然、无拘无束、无所企求而超越凡境的心志。所以南禅把“渴来饮茶、饥来吃饭、困来睡觉”看作是入禅的手段和禅的境界。日本禅更是将禅理世俗化、生活化、平常化,把男女交欢也看作是入禅的途径。可见,禅之空的崇仰,实际上就是将世外的理想搬进现实,在世俗中实现其宗教理想。这种理想就是通过禅悟的方式去体验和领悟万物本有的“空性”,就是通过禅悟进入一种先验的寂寥和“绝对”的孤独状态,即无所执着。人们悟禅,就是要领悟禅的这种本性。当禅宗的这些思想渗透到审美中去时,它们就成为了日本民族的审美理想:最高的宗教境界即涅槃的境界就是最高的审美境界;进入到天人合一、梵我合一即主客泯灭、物我双亡的“绝对无”的境界即达到至高的审美享受。

古代日本人认为“万物有灵”,认为日本是神所生产的国度,认为神人之间是相互授受的关系;禅宗佛性论则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存在于每个人的自心之中。自古以来,日本人就认为生命与清净密切相关,并且认为清净就是美;而禅宗认为本心或自性的根本特点就是清净,清净就是空无。正是这些思想观念上的近似和相通,为日本美学与禅宗美学的融合提供了契机,使得禅可以毫无阻碍地渗透到日本民族的生活和艺术之中去,对日本民族的审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黑川纪章在《江户文化与现代》一文中说道:“中世纪以后日本人的美感从‘对事物的伤感中’抽掉作为实体的事物而只剩下伤感,并且逐渐由‘闲寂’、‘古雅’而最终停留于唯心的倾向上。”中国“宋代的禅可以说像洪水一样涌进日本”随着禅意识对日本传统美学思想的逐渐深入的渗透,“寂”与禅宗“空性”意识的结合使得“空寂”美意识最终得以确立。

作者: 彭修银/邹坚   编辑: yunw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