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感通寺清坐品三道茶
2010年05月10日 09:06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僧道已有尚茶之风。由于坐禅中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中“唯许饮茶”。佛教禅宗主张圆通,能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使茶文化得以发展,并使饮茶之风在各地流行。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饮茶中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特别在南方寺庙,几乎出现了庙庙种茶,无僧不茶的尚茶风习。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有助佛规。中国“茶道”就是首先由禅僧提出的,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佛寺的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  

许多寺庙不仅重视茶叶栽培,而且是茶道传播和研究的中心。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就是最初产于寺院中,并与寺院禅道相得益彰的名茶。感通茶因产于大理感通寺而得名,是云南享誉较早的地方名茶。明代的冯时可的《滇行记略》中记载:“感通寺茶,不下天池(江苏)伏龙(浙江绍兴)。特此中人不善焙制尔。”《明一统志》称:“感通茶,感通寺出,味胜他处产者。”万历年间,谢肇淛在《滇略》一书有:“茶,点苍感通寺之产过之,值也不廉”的记述。明代李元阳在《大理府志》记载:“感通茶,性味不减阳羡(江苏宜兴),藏之年久,味愈胜也。”当时的感通寺不仅对茶叶的栽培、焙制有独特的技术,而且十分讲究饮茶之道。寺院内设有“茶堂”,专供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寺院还专设茶头,专事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惠施茶水。称作“寺院茶”,用以供佛、待客、自奉。

明万历年间,李元阳邀云南巡按刘维同游感通寺,寺僧以感通茶相待。李元阳、刘维与感通寺印光法师参悟禅茶,刘维还授与印光烹茶新法。李元阳在感通寺寒泉旁修建了“寒泉亭”,刘维巡写了一篇《感通寺寒泉亭记》:“点苍山末有荡山,荡山之中曰感通寺,寺旁有泉,清冽可饮。泉之旁树茶,计其初植时不下百年之物。自有此山即有此泉,有此泉即有此茶。采茶汲泉烹啜之数百年矣,而茶法卒未谙焉。相传茶水并煎,水熟则浑,而茶味已失。遂与众友,躬诣泉所,并嘱印光取水,发火,拈茶如法烹饪而饮之。水之清冽虽热不解其初,而茶之气味则馥馥袭人,有隽永之余趣矣。”刘维《感通茶与僧话旧》有诗云:“竹房潇洒白去边,僧话留连茗熏煎。海山久思惟有梦,心中长住不知年。”

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于1639年的农历三月十四日游感通寺后,在《滇游日记》中这样记载:“中庭院外,乔松修竹,间作茶树,树皆高三四丈,绝与桂相似。时方采摘,无不架梯升树者。茶味颇佳,焙而复爆,不免黝黑。”

感通茶今已发展成大片茶园,成为大理白族“三道茶”的主茶。到感通寺清坐品茗,已成为时人推崇的雅事。

【头条】:5月10日将在什邡罗汉寺举行108“罗汉娃”生日会

【观点】:杜继文:佛教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理想和归宿

【两岸】:台湾上万信众聚集凯达格兰大道 庆佛诞报母恩

【觉悟】:嚣嚣红尘中 在这有缺有漏的娑婆世界最感恩的人

【影音】:白圣长老舍利回奉实况

【图片】:舍利奇观:瞻礼坚固子

【朝圣】:舍利究竟是什么?

【众生】:梁武帝是当时佛教最大的赞助商

【一日禅】:生于此世界 我们要保持清醒

【素食】健康美味爽口素食南瓜百合汤的具体做法

【禅茶一味】:到感通寺清坐品三道茶

【心灵物语】:狮子和老虎在狗面前四散而逃

【慈善】:上海玉佛禅寺向玉树地震灾区捐赠人民币100万元(图)

【佛艺】:方便的修行法门·擦擦艺术的源流与艺术特征(三)

【佛教常识】:未来的社会还有人出家吗?

【法讯】: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第十七届生活禅夏令营活动通讯

【书店】:经络养生智慧——人体阴阳新论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王丽君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