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蚌寺擦擦《佛塔》(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三“擦擦”的种类和艺术风格
元代时期藏区“擦擦”的制作工艺已经非常发达。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后,“擦擦”基本上摆脱了早期完全模仿的痕迹,雪域藏文化的地方特征和民族色彩也愈发鲜明和强烈,从而形成了“擦擦”独特的艺术种类和艺术风格,亦受到广大信教百姓的普遍欢迎。法国藏学家鲁米尔•吉塞尔在《西藏艺术》一书曾这样评价道:
用泥土制作的西藏微型浮雕,藏语称之为“擦擦”特别使人感到兴趣,令人感动。这些小浮雕描绘出了受人崇拜佛和圣贤的各种精微的形象,有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三度空间。藏族雕塑家的表现手法高超,甚至连细微末节都刻画得相当精到。
的确,“擦擦”作为小型的佛教艺术,大者盈尺,小者不过方寸,因而它最大的美学特征就在于人物刻画的细腻入微与精巧传神。当然要想制作好精美的“擦擦”,首先必须制作好一个精美的、符合造像法度的模具。在藏区制作“擦擦”的模具,一般为铜器和铁器,但也有用木刻、陶器制成的模具。模具造型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工匠水平的高低与否。通常模具的制造者是寺院里有工巧技能的僧人或是上师,但有时民间的工匠艺人也制作“擦擦”模具。由于“擦擦”的模具体积较小,十分便于随身携带,因而它不同于寺院里大型的泥雕彩塑或唐卡等需要极高的技能和宗教修养,也不需要特殊的绘制材料,只要有一个模具和随地可取的泥土即成。正像扎雅活佛在《西藏宗教艺术》所说:“擦擦的浮雕是用硬模挤压而成或用单面凹凸模压而成,小型泥佛和‘佛塔小山’则是用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软模的一种模子做成。”所以“擦擦”在藏区民间供神佛的圣物中其数量最多。
从宗教的礼仪行为来看,制作和供养“擦擦”属于佛教中造像功德的一种,如藏族《彩绘工序明鉴》所言:
在泥土上,石灰上,木头上,白骨上……墙面上等处皆可绘画佛像,或重新塑佛像者,将不投生于恶趣、罪孽种、邪见种之人家;将不出现肢体不全,即使犯有罪过也会得净罪之福,因塑造佛像之善果可减免在地狱中受罪,并可在三乘之中任何一乘得到实现……任何不善之业都不能诱惑,而且对佛产生无限信仰。故此,凡塑造佛像者无论何种缘故犯有何种罪过,均如同把酥油丢在火堆上连烟都不冒便消失。
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藏区人们才大量地制作“擦擦”,其目的无非是禳灾祈福,表达一种还愿和善业的宗教心理。
“擦擦”的制作者在藏区,一般都是到处朝圣和讲说佛法的游方僧,或是生活贫穷的佛教徒们。他们这样做一方面是为自己今生多积善业,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平日里多活动于通往神山、圣湖的路口或转经的路上,为四方朝佛的信众虔诚地制作一个又一个的“擦擦”,并接受过往僧众的施舍。有的人为了向菩萨还愿,用钱物赎来“擦擦”,供放在自己认为具有灵气的地方。它的朝圣者将自己认为能够寄托信仰的小泥佛带到千里之外的圣神地方。由于“擦擦”的大量制作,在民间出现了专门供奉放置“擦擦”的小屋子,藏语称为“擦康”。
不同用途的“擦康”在藏区有多种。在“擦康”放满“擦擦”之后,再用墙把它围起来,只留一个不太大的小口,为的是让朝圣转经的人们不断添置新的“擦擦”进去,日积月累,“擦擦”越聚越多,以至成千上万。藏族人认为这样绕“擦康”转一圈,就等于向佛菩萨行了无数次礼,念了无数次经,可以减轻自己的罪孽,增加福慧。
作者:桑吉扎西 编辑: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