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科学思潮
2009年01月04日 18:11华典文化  【

显亮则专门写了《佛化与科学之关系》一文,论述佛学可以统摄科学。

他在文章的开头说:“考释迦佛法,乃三一共阐,空有圆融,亦相对,亦绝对。言为哲学亦可,为科学亦可,为宗教亦可,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亦可。竖穷三界,横遍十方,八万四千法门,头头是道。其法雨洪施,佛光普照,不仅止限于一科、一学、一教也。”在显亮看来,佛学的内涵、外延非常广大,统摄科学是不在话下的。

他接着引用佛经说教为证,“自在主童子,工巧方术,商农算印,治病诸业,咸得其所,得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门,证饶益行”,“众艺童子,以无碍智,穷世间艺,观察修行,入诸法门。鸟兽音声,云霞气候,观察修行,无不现证,得善知众艺菩萨字智法门”。这里所说的“童子”,就是指的各种科学技术。具体而言,手工科学包含在“工巧方术”中;会计学、地质学、算学包含在“商农算印”中;医药学、生理学、解剖学包含在“治病诸业”中;文字包含在“唱诸字母”中;动物学、声学包含在“鸟兽音乐”中;天文学、地质学则包含在“云霞气候”中。在我们看来,佛经所说的“童子”,对传统科学确有所指,涉及到了多种学科,但它绝对不能指代现代各门各类科学,因为现代科学有其独特的内涵外延,此非“童子”所能说明,更非“童子”所能统摄。

本来,大乘佛教一向遵循“方便”的原则生存发展,传经布道。既保守基本教义,又乐于善于吸收异质文化的一些内容,而且并不拘于形式,这样往往能先顺应后同化部分异质文化,使自己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已被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所证明。但这里又有两个关键因素,或者说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要有耐心,能够审时度势;二是对佛学和异质文化都通晓,能准确找到并把握住二者的契合点。吕碧城、显亮等人显然不具备上述条件,其“佛学统摄科学论”当然也就不可能站住脚。

三、科学界人士的佛学观

民国时期,科学家对佛学的看法,有两种主要的代表性观点:根本否定和充分肯定。

持“根本否定”论的科学家反对任何宗教,连带着反对他们认为理所当然是纯宗教的佛学,他们的这种反对是一种间接反对,其原因在于他们不屑于去搞清佛教是怎么一回事,不屑于以佛教为单独对手。

作者: 李少兵   编辑: 邢彦玲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