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热振寺
2007年06月27日 12:02华人佛教  【

去过拉萨的不少寺庙。多数有名的寺庙都建在山沟里。多数山沟都是树木稀疏,有的几乎见不到树。但是,热振寺却是另一番景色。溯热振藏布而上,美景就不断在眼前变换表现方式。时宽时狭的河谷,是春绿秋黄的常年草场。清澈的水流,澄碧见底,柔曼恬静,又不时在湍急处白浪翻滚,使之凭添一股朝气。河的左岸,一丛丛茂盛的灌木遍布整个山坡;右岸则是覆盖着皑皑白雪和满坡秋草的高山,和以往见过的荒山沟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没到热振寺先看到连绵成片的树林,蔚为壮观。热振寺就静谧地安卧在几十万株古柏的怀抱里,和内地的古刹名山相比毫不逊色。其中许多古柏高20余米,最高可达30米,粗细要几人合抱。面对这满目青翠的蓊蓊郁郁,“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名句不由从久违的记忆中浮现出来。 放眼天地四方,上边是宝石蓝的天空浮动着灿烂的白云,下边是翡翠色的江水夹杂着银色的石滩,相互映衬构成一幅难得的图画。这旌70度的山坡上柏树青青,灌丛紫红,喜鹊树间穿行,牦牛低头吃草。斑驳的阳光撒落林间小路,让人心旌摇动,恍然如入仙境。

热振寺也别具特色。土石结构的围墙补实无华,和多数名寺的气派华丽截然不同。百余平米的大殿里的殿中殿,供奉着阿底峡从印度带来的佛像。后殿是阿底峡、仲敦巴、俄师徒的塑像。一般寺庙里显赫的宗喀巴像在这处于一隅,而且塑像也比上述三尊小得多,主殿西侧偏殿供着阿底峡和一至五世热振活佛的塑像以及六世热振活佛的灵塔和塑像。寺周围号称有108泉和108塔,现在仍可看到许多佛塔散布在古柏间。喇嘛们住在家人修建的一个个院落里,俨然形成了一个修行村。现在,拉萨市已开辟了拉萨-热振寺旅游专线,国外旅游者已不罕见,偶尔还可以看到野营的帐蓬。听旅游部门的同志说,许多旅游者来此后都留连忘返,对热振寺的绝佳风景赞不绝口。 

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人,热振寺本身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样令人向往。热振寺始建于1051年(宋皇佑九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比拉萨著名的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早350年以上。热振寺的创建者是藏传佛教噶当派始祖仲敦巴·杰哇迥乃。据东嘎·洛桑赤列先生在《红史》注释中考证,仲敦巴藏历“火空海”纪元381年即公元1004年生于吐蕃堆龙(今堆龙德庆县羊八井一带〉的富贵之家,先后师从赛尊、班智达弥底学习佛经和梵文、声明学。1045年,他拜孟加拉佛学大师、当时印度最大的佛教学者阿底峡为师。阿底峡大师圆寂后,仲敦巴率徒众修建了热振寺和供奉阿底峡法体的银塔,使热振寺名重一时。在此,仲敦巴继承和弘传阿底峡的经教,逐渐形成了噶当派。其后一个多世纪内,噶当派的影响和寺庙遍及整个藏区。 

作为噶当派主寺的热振寺则声名显赫,历久不衰。恰白·次旦平措先生《西藏通史》认为,“噶当派是各教派之源头”,足见热振寺的历史地位。15世纪初,针对各教派歧见纷存,教规废驰状况,宗喀巴大师依据阿底峡著的《菩提道炬论》撰写《菩提道次第论》,使噶当派宗奉的教理更加完善,创立了格鲁派的思想体系,取得了藏传佛教的主导地位,史称新噶当派——格鲁派。以后,热振寺也成为格鲁派的重要寺庙。热振寺的历史,可以说是朗达玛灭佛后藏传佛教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热振寺历史上建筑恢宏,气象雄伟。五世热振活佛时派人到内地各大城市募捐修茸热振寺,使热振寺的规模和气势更加宏大。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yunw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