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信仰在东南亚华侨华人中的传播
2008年10月16日 18:29佛学研究  【

(二)僧尼在海外弘法也传播观音信仰

由于观音原是佛教中的一尊菩萨,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中国一些僧尼前往海外弘扬佛教,也把观音信仰传播到海外。1795年,续行法师在泰国曼谷华人区耀华力路创建永福庵观音亭,1887年重建后改名永福寺,仍奉祀观音。1898年,贤惠禅师随母慈妙尼师、妹禅慧尼师、表妹月光尼师等合家男女11 人经过楞伽山修道六年后准备返国,路经新加坡时,蒙刘金榜献地,遂主持建造双林禅寺。该寺大雄宝殿中供奉释迦牟尼及观音。后座为二层楼,楼上法堂供奉观音、玉皇大帝及关帝。1898年 (一说1891年),中国僧人妙莲开始在马来西亚槟城兴建规模宏大的极乐寺,历时20多年,至1920年方告竣工。

1913年,转武上人南渡新加坡,从晋江安海龙山寺 (奉祀观音)分去一龛香火。1917年,在新加坡东部时里哥律购地一块,因陋就简地建起茅屋,中置莲华座,供奉观音,曰龙山精舍。后易小而大,易茅而瓦,仍供奉观音,称龙山禅寺。1952年,沙门会心在印尼北 苏门答腊棉兰购得地皮一块,建造崇圣宫。“崇圣宫祀奉观音菩萨、关帝、城隍为护法。”类似事例,不胜枚举。这些寺庙的建立,无疑进一步扩大了观音信仰在东南亚的传播。

可是,必须指出的是,虽然这些寺庙为僧尼们所创建,但它们决不仅仅是佛教徒们膜拜的地方。由于观音在中国被民间化和世俗化,因而观音信仰由中国传播到东南亚以后,也明显地带有这一特征。如上所述,新加坡莲山双林禅寺中就把观音与玉皇大帝、关帝奉祀在一起; 而在印尼崇圣宫中,则祀关帝、城隍为观音护法。在菲律宾马尼拉信愿寺中,每月初一、十 五前往膜拜者约有二三千人之众。但其中真正参加佛教会的佛教徒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是一般信众。正如有的海外学者所指出:“在华族社会里,形而上学的宗教概念被简单化和世俗化,形成一套非常现实的宗教观。这种宗教观的出发点是祈求神明保佑,包括生前死后,在生求保平安,万事如意,死后求神明引进天国。这是旧中国民间宗教观的精神寄托的宗教成分。……民间的宗教属泛神论,三教的神皆被负以同样的使命,普遍地被沐拜。因此在华族社会里,同时到儒、道、佛庙宇上香并无抵触处。甚至三教的神明同时被安置于同一庙宇内祭祀,和平共处。”因而我们不难想象到,这些僧尼们创建的奉祀观音的寺庙 仍然成了华侨华人民间信仰崇拜的场所,并且在传播观音信仰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华侨妇女对观音的虔信进一步推动了观音信仰的传播

梁章钜有“女流持斋讽经,尤为敬信”之语。随着历史的演进,妇女出国日渐增多,观音信仰传播的范围也随着她们的出国而进一步扩大。

1880年,新加坡杨鸿泰头家玉合娘陈氏献地建造万寿山观音堂,1892年和1905年两次重修。据《皇清光绪六年新建万寿山观音堂壬辰年重修两次碑记》载,捐银伍元以上者207人(包括商店),其中妇女捐款者达73人,如佘门卢氏、信女谢氏等。新加坡龙山禅寺中《募建龙山禅寺碑记》载,捐款五百元以上的15条细目中(《新加坡华文碑铭集录把捐款五百元以者略去——笔者注),夫妻两人同捐者即有7条,如蔡铨裕、张热娘一千元,章壬全、曾凤娘一千元等。印尼北苏门答腊民礼《公建镇元宫观音阁缘碑》载有捐款者232人(包括商店),其中妇女28人,如范门陈氏、洪叔颜娘等。1941年,广仁法师的表姐文莲在菲律宾马尼拉 创建宿燕寺,供奉观音菩萨等神明。

作者: 李天锡   编辑: spring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