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信仰在东南亚华侨华人中的传播
2008年10月16日 18:29佛学研究  【

二

据学者研究,观音信仰约于隋唐后便开始从中国传播到东南亚。温金玉先生说:“公元二世 纪末,中国学者对牟融从广西梧州至越南避难,把佛教带入越南。隋唐以后,随着佛教在越 南的传播,观音菩萨也逐渐在越南各地传扬开来。”越南华侨“后来以供奉观音菩萨为主,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烧香祭拜,祈求保佑。”宋代,印尼各地华人就普遍供奉观音菩萨,称为“飞来佛”。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三佛齐、巨港、苏门答腊中部和婆罗州的渤尼均举行隆重的礼佛仪式。

然而,据笔者目前所知,东南亚一带最早建造的供奉观音的寺庙为马来西亚马六甲的青云亭 。该亭为华侨甲必丹郑芳扬于1673年创建,“以奉祀观音为主,故又称观音亭。”此后,缅甸华侨于1753年在古都阿瓦建造阿瓦观音寺。印尼苏门答腊巨港华侨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建筑了水月宫,奉祀观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供奉有观音的庙宇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地。据《新加坡社团大观》“新加坡佛教寺院庵堂一览表”载,以“观音”命名的寺、庵、堂等就达十几座之多。笔者1998年下半年在菲律宾实地考察,看到绝大部分寺 庙及几乎家 家户户都供奉观音菩萨。那么,观音信仰为什么会如此广泛地在东南亚华侨华人中传播呢? 笔者以为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一)出国华侨把观音信仰传播到国外

早期华侨出国,须得乘槎浮海,生命安全毫无保障。在那自然科学知识有限的年代,他们只有祈求神明庇佑,以求得心灵慰藉。由于观音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人们也把她奉为航海保护神。据说,“舟山一带的浙江渔民出海,大多祈祷观音,就象闽人祈祷天妃 一样。”事实上,福建人们出海并不仅祈祷妈祖 (即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天 后圣母),同时也把观音奉为航海保护神。《毅轩杂志·传闻录》卷七之二《竺云寺观世音应验记》载:“明季,此间 (即福建省晋江市东石、安海一带,竺云寺在晋江市东石镇张塘村 东北郊 ——引者注)乡民大批出洋谋生,往来洋上。每遇风浪震荡,只须呼喊观世音菩萨之名号,即刻红光一道,过后风浪顿息,故旅外乡亲尽请观音大士圣象随船庇佑焉。”这段文字 很清楚地说明出国华侨在船上供奉观音,祈求她保护他们航程安全的情况。

因此,出国华侨安全抵达侨居地后,尤其是化险为夷而到达之后,便会更加相信观音灵应,建造寺庙来供奉她(或是先在私人家中礼拜,以后才建造庙宇),其目的是除了感谢其在航程中庇佑之恩典外,又祈求她继续庇佑他们在侨居地顺利谋得生存发展。上述最早奉祀观音的青云亭于1801年立的《重兴青云亭碑记》载:“青云亭何为而作也?盖自吾侪行货为商,不惮逾河蹈海来游此邦,争希陶猗,其志可谓高矣。而所赖清晏呈祥,得占大川利涉者,莫非神佛有默佑焉,此亭之兴所由来矣。”可见青云亭之创建,是为了感谢观音等神明的“默佑”,当然其中也包含有希望她继续“默佑”的愿望。印尼《苏北棉兰辖属浮罗把烟清音禅寺碑 记》载:“是以都邑市镇,山陬僻处,遍建庙宇,供奉三世尊佛、观音大士,而百姓之家,虔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故国人分播海外,足迹所经,必倡建庙,祀佛以沐宏庥。”由此可见,海外华侨建造寺庙供奉观音,是出于希望获得其庇佑的心理需要,“ 盖欲使疑者卜,病者祷,商旅安,货物聚也。”也许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福建晋江安海龙山寺、赤店紫云庵以及海澄等地的观音都分香到海外各地。仅晋江玉溪紫溪庵(又称观音堂)观音的香火就“随乡侨分炉至菲律宾、星洲以及台湾金门等地。”菲律宾马尼拉市怡干洛街观音堂初是由出国华侨所创建。随着观音信仰范围的扩大,1931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旅菲中华佛学研究会,1936年又兴建了大乘信愿寺。由此可见,华侨出国是促使观音信仰在海外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 李天锡   编辑: spring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