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概观
2008年11月19日 16:36凤凰网华人佛教  【

佛教系大学除了佛教教育(僧才教育)、社会综合教育之外,其社会福祉教育和研究是又一特色。1917年,宗教大学(现大正大学)就设立了社会事业研究室,从事宗教社会事业方面的研究,1918年,日莲宗大学(现立正大学)设立社会事业研究室,大日本佛教慈善会财团设立社会事业研究所,1920年,龙谷大学设立社会事业讲座,1921年,东洋大学设立社会事业科。社会福祉学作为一个学科,在佛教学研究体系中开始占有一席之地。战后,各级各类佛教系大学和研究机构几乎都开设了社会福祉学的课程或学科,在日本的大学教育中,成为该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课程设置上看,该学科综合了佛教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如立正大学社会福祉学科硕士课程就包括:社会福祉论、佛教社会福祉论、社会保障论、高龄者福祉论、教育福祉论、残障者福祉论、福祉援助方法论、生命科学论、佛教文化等,此外还开设音乐疗法专题、社会调查方法专题、健康福祉专题、司法福祉专题、环境福祉专题等一系列专题研究。在接受系统的福祉学的专门训练之后,学生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福祉士考试,合格者可以到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就职。因为就职门路有保障,所以该专业的报考者相当踊跃。

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方面,学术界也取得了许多成果,代表性的著作有道端良秀的《中国佛教与社会福祉事业》(法藏馆,1965年)、孝桥正一的《社会科学与现代佛教》(创元社,1968年)、森永松信的《社会福祉与佛教》(诚信书房,1975年)、论文集《佛教与社会福祉》(佛教大学出版社、1977年)、守屋茂的《佛教社会事业的研究》(法藏馆、1983年)、池田敬正的《日本社会福祉史》(法律文化社,1986年)、中垣昌美的《佛教社会福祉论考》(法藏馆,1998年)、水谷幸正先生古稀纪念会编《佛教福祉研究》(思文阁、1998年)、长谷川匡俊、吉田久一的《日本佛教福祉思想史》(法藏馆、2001年)、清水海隆的《佛教福祉思想及其发展的研究》(大东出版社,2002年)、芹川博通的《环境、福祉、经济伦理与佛教》(ミネルブ?书房,2002年)等。1966年“日本佛教社会福祉学会”成立,每年召开一届学术大会,发行《日本佛教社会福祉学会》年报。2006年出版由中垣昌美主编的《佛教社会福祉词典》,集中反映了日本佛教福祉领域的研究成果。

临终关怀问题是日本佛教界近几年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在日本,现有临终关怀医疗设施130多所,其中大多是基督教或天主教所设立,但也有佛教界成立的“佛教临终关怀会”(1987年创立)和佛教界创办的长冈西医院(新泻县、1992年创办)等组织和临终关怀医疗设施。在日本,临终关怀通常称为ホスピス(来自英文hospice),这是源于西欧基督教传统的词语。为了表达佛教的慈悲的理念、凸现佛教独特的临终关怀的特色,日本学者田宫仁提出了佛教“ビハーラ”(梵文bihara,僧舍、安宁等义)的理念,即通过佛教的临终关怀活动,进行关于死亡的教育,协助临终者及其家属等平静地接受死亡。

作者: 张文良   编辑: 邢彦玲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