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佛牙何其多

2011年05月09日 15:30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汪海波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二)韩国“乾凤寺佛牙”  乾凤寺位于韩国江原道金刚山。据《三国遗事》:贞观十七年(643年)三月,慈藏等人自唐取得《大藏经》一部四百余函,及佛舍利、佛顶骨、佛牙、袈裟等返回新罗。同年十二月,新罗国通度寺创立,建筑戒壇,供养佛牙。佛牙舍利在倭乱时期被倭国掠走。李朝宣祖三十八年(1605年),泗溟大师前往日本与丰臣氏讲和,归来时将通度寺旧藏的佛牙索回,安置于乾凤寺,并营造堂舍。

另外,北宋著名的“道宣佛牙”据说也于徽宗排佛之宣和年间流入新罗。真事离奇曲折,不知是否。

(三)马来西亚“莲花寺佛牙”  位于马来西亚与泰国接壤的吉兰丹州万捷县峇来村的莲花寺,近年在塔顶的暗格内,意外发现一个镶金的容器。僧侣当时逐层将容器打开,一直开到第三层,内有“佛牙舍利”。泰国政府的僧伽理事会立即为这颗“可能是佛祖第三颗仅存的牙齿”进行鉴定:“初步相信,它的真实性甚大。倘若莲花寺住持所言属实,这个由双龙寺‘托管’于此的宝物,至少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

(四)缅甸“明江佛牙”  2004年8月,马来西亚新山市首次展出了从缅甸护送来的明江佛牙。据称,明江佛牙最初由一位信徒发现,一直收藏于信徒家族中,直到近代,才交给明江舍利塔的Ven Kondanna法师保管。

《琉璃宫史》记载,北宋时缅甸蒲甘王阿那罗多曾向中国求取佛牙未得;又求诸锡兰,1197年迎请锡兰“佛齿”供养。至十八世纪,缅甸国王孟云先后向中国朝廷赠送金塔、佛像、石长寿佛、贝叶缅字经、驯象、缅甸国布等[ ],当时清政府回赠缅甸许多物品,内有“佛牙舍利”一颗,后供养在该国敏贡佛塔中。明江佛牙似与此无关。

(五)新加坡“蒲甘佛牙”  又称“妙务佛牙”。据称,1980年,缅甸修复妙务山蒲甘倒塌的古佛塔时清理出一纯金佛塔,镶有宝石的月柜宝盒内有“佛牙”,还有许多用金银片包裹的佛陀七彩舍利,“佛牙”随后供养在南传佛教的般陀喇佛寺内,护国金塔寺因缘殊胜,得般陀喇寺大和尚应允,迎请佛牙舍利到新加坡。在新加坡护国金塔寺主持下,于2005年3月破土兴建佛牙寺,2007年建成开放。“蒲甘佛牙”长约七点五厘米,颜色洁白,具有三只牙根。今供养在一纯金舍利塔内。

(六)佛牙佛骨大汇展  2006年10月,吉隆坡沙登绿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佛陀与诸大弟子舍利展”展出“佛牙舍利”、“佛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脑舍利”、“血舍利”等等计数百万颗!这些舍利都“五彩夺目和晶莹剔透”且有“鉴定证书”保真。据说,最叫绝的是佛陀的头发舍利:拈在拇指上会自然地来回旋转摆动,置于水中还会“游泳”。除了头发舍利外,其他舍利摆在手掌心时,“也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它的振动,十分不可思议”。

此等异事古亦有闻。隋文帝杨坚在仁寿元年(601)六十岁生日这天,下诏天下三十州建三十座舍利塔。隋文帝效阿育王一日起塔,“限10月15日午时,(舍利)同时下石函”。然其舍利之由来不可思议:一则据说是杨坚登基前有个婆罗门僧送给他一包舍利;另外,登基后他每逢吃饭,齿下总生得一“舍利”,皇后也有同样的感应。文帝心知肚明,大臣们心照不宣。面对质疑的眼睛,文帝竟大言不惭地说:“何必皆是真?”文帝还以银盘盛水,将齿下所得“舍利”放在水中,聚百官观看,示以玄妙:不大会儿,竟有两颗“舍利”在水中上下相旋——令凡界众生大开眼界!

四、佛牙何以多

古今中外“佛牙”何以如此之多?首先,佛牙不止是两颗或四颗的问题。四颗说的最早依据是《大涅槃经后分•圣躯廓润品》第四,先述帝释请佛牙一只,继之叙二捷疾罗刹盗取佛牙一双,之后又记“唯四牙不可沮坏,留于人间”。如此算来佛牙似乎有七颗。之后两颗说广为传播,或是附会或是讹传,或人云亦云、约定俗成,或有其他难以说清的宗教的原因,不得不依附“权威”认定,因为常人一般不会去查阅典藏,深究历史,探索渊源。

另外,佛牙之所以如此多还有七个客观原因。

(一)传世佛牙多  佛牙在天、在海当为传说,或是后世佛子编撰的神话。唐代长安城四家寺院供养的“四大佛牙”印应了传说中所谓“四颗佛牙”。因为在唐代,这四枚佛牙均有可靠的来历记载并被唐皇室供养于京师著名的大寺院,从而成为“传世佛牙”。这四颗传世佛牙在“会昌法难”后的历史资料中时隐时现,扑朔迷离,不可详考。陈垣先生也是这样认为的。

(二)佛牙影骨多  由于各地都建佛塔供养舍利,但佛陀的真身舍利实在有限又难得。因此在稍晚译出的经典中就声称,即使没有佛骨舍利亦无妨,可以用其它的替代品,如各种珠宝,砂石或植物,都可以充当舍利。唐代僧人不空翻译的《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中说:“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精、玛瑙、玻璃众宝等,造作舍利……行者无力者,即至大海边拾清净砂石,即为舍利。亦用药草、竹木、根节造为舍利。”印度佛教所言舍利,并非仅拘限于火葬后的残余骨烬,亦允许以米粒或它物制作代用品。圣物亦许制造,一则说明佛教发展迅速,普天之下广造舍利塔,舍利已供不应求;再者说明佛教文化蕴含象征文化,只要一心向佛,不必苛求真伪,虚拟圣物、圣境未尝不可。可做舍利替代物的东西很多,而且不必一定仿制成珠状。在印度、尼泊尔等国,随手可拾的菩提树叶就是常用的舍利替代物。

在一些地区还流行将一种称作“甘露丸”的丸药当作舍利供养。据说其配制原料是选用数十种藏药合成,还要加进一些真舍利的粉末,制成后诵经加持,佛子相信这样的甘露丸功效会很大,可能还会出现瑞相,生出小甘露丸。

上文曾提到,佛经上讲,应供养需要,佛舍利可以用各种物品替代,包括用动物牙齿替代,亦即影骨之谓。缅甸就用象牙复制过许多颗佛牙影骨:1958年11月5日,应缅甸联邦佛教会请求,中国佛教协会赠予缅方佛牙模型一个,赠送仪式在北京广济寺举行,场面极为隆重,缅甸联邦佛教会特在密支那建一座宝塔,将所赠佛牙模型奉安其中。2006年3月6日,北京灵光寺又为四枚来自缅甸的佛牙影骨举行供奉祈福法会。这四颗佛牙影骨同灵光寺佛牙舍利一起供奉了三天,于9日运送回缅甸首都仰光。

从考古发掘的舍利塔出土文物看,也的确有很多瘗藏的舍利用的是代替品。1985年在陕西临潼发掘唐代庆山寺舍利塔基中,在极为精致的金椁、银棺内,有两个绿色玻璃瓶,里面所装的是用水晶做成的舍利代用品。由于允许使用舍利代用品,也不畏惧人家说是膺品,所以有的佛塔瘗藏的舍利代用品就很丰富。1960年发掘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塔基,发现舍利共772粒,其中唐代所瘗藏的两个金棺中有167粒,都是细如芥子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晶、砂砾颗粒;宋代所埋藏的有605粒。而山西临猗双塔寺北宋地宫出土的石函中,有“诸佛灵牙、顶骨、指骨等舍利”,数量极大,佛骨包括顶骨、指骨、脊椎骨、臼窝骨、股骨、腿骨、佛牙等共115枚,其中“佛牙”就有87枚!和佛骨一起埋藏的还有3000余粒石英石做成的“舍利”,至于在精致的银棺中则另有一枚“佛牙”,经鉴定证实是马的牙齿。1985年修复沈阳皇姑区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在中空的塔腹中出土了两个净瓶,一个内藏“舍利”43颗,一个内藏“舍利”350颗,共计393颗,从质料上分析,其中333颗是珍珠,7颗是珊瑚珠,10颗是净石。山东兖州兴隆塔地宫出土的数十万粒“舍利”,基本属于动物化石、净石、珊瑚、玛瑙、水晶和砂砾等。

《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废佛氏》:礼部尚书夏言建议,将大善佛殿中的佛像、佛骨、佛头、佛牙等埋于野外。嘉靖帝认为还不够彻底,欲“永除之”,遂“毁金银佛像一百六十九座,金银函贮佛头牙等一万三千余斤”!

从现存一些佛牙影骨来看,用动物牙齿替代者居多。历史上供奉的一些佛牙影骨,其动机未必是鱼目混珠、以假乱真,而是出于供养需要。只是由于历史久远或从异域辗转流传,其真正来源和质地反不为后人知晓了,信徒意愿以真身舍利供养。

或可断言,唐代确有“佛牙工厂”存在。生物学家杨钟健就认为:韩愈谏上的佛骨也无疑是象牙一类的化石。历史学家周谷诚认为:史载“佛牙”、“佛骨”之说“都是象征”,供养舍利正如供养偶像,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而已。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佛牙 汪海波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