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洞窟(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拍摄:西风瘦马)
千佛洞壁画(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拍摄:西风瘦马)
东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之一。位于今甘肃省安西县桥子乡南35公里峡谷两岸。开凿在峡谷河床两岸断崖上。该处地质稍异于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虽仍属玉门系砾石结构,但质地疏松,且多为黄粘土夹白垩土成份的土质。
东千佛洞,又名接引寺。在安西,习惯上称榆林窟为西千佛洞,此即为东千佛洞,皆因位置相对而得名。大约开凿于西夏时期,是一个以表现密宗内容为主的佛教石窟群。现存洞窟23个,有壁画、塑像者8窟,东岩3窟,西岩5窟,多为单室窟。形制有长方形中心柱燧道窟、圆形穹窿顶窟、方形平顶窟,其中第2、4、5、7窟均为长方形中心柱窟,尚存部分佛、菩萨塑像,但多为清代重修,唯第4窟西夏高僧像,身着俗装,保存完好。壁画分布四壁,内容可分为五类:经变画、密宗图像、尊像画、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经变有:西方净土变、药师净土变、文殊变、普贤变、涅槃变、水月观音变等;密宗图像有坛城图、密宗曼荼罗(藏密)、十一面观音变、八臂观音变等(汉密或杂密);尊像画有说法图、释迦行道图、禅定佛像、观音像等;装饰图案有窟顶装饰、圆光、背光、边饰等,纹样有莲花、忍冬、百花、卷草、火焰、宝珠等;供养人画像残存西夏供养人画像并西夏文题名。壁画以第2窟保存最为完整。
两岸的洞窟集中在南北长约200米的范围内,崖面坡度较大,都可以直接沿斜坡进出洞窟。洞窟形制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窟室平面呈长方形,然后由正壁将其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平面多呈正方形,窟顶为覆斗形顶或穹隆顶;后部平面略呈横长方形,是由正壁两侧向里凿成马蹄形通道(甬道),即后部由左、右甬道和后甬道构成。这类洞窟有第2、4、5、7窟。二是窟室平面略呈正方形或椭圆形,窟顶为穹隆顶或平顶或覆斗形顶,这类洞窟情况不一,如第1窟平面呈椭圆形,第3窟曾有前室,第8窟左右有耳室,第6、9窟情况亦有差异。其余14个残龛因未测绘,形制不明。
东千佛洞现存塑像和壁画主要为西夏、元代和清代、民国风格,其中塑像多为清代、民国改妆。由于东千佛洞没有留下碑帖文字资料的记载,游人题记也很少,且多为清代以后的,所以只能依据现存石窟所具有的艺术特点、风格和内容,然后与相邻的榆林窟、莫高窟中的情况进行比较来推断其时代。第2、4、5、7窟中的壁画,所表现的曼荼罗藻井、八臂观音、水月观音、如意轮观音、金刚菩萨以及说法图、佛坛上的束腰莲花座等,既与安西榆林窟第2、3、29、39窟等西夏窟有密切的关系,也与敦煌莫高窟第465窟颇多类似之处。第6窟南北二壁所绘的文殊变与普贤变等壁画,其风格特征也与榆林窟第3、4、27窟等元代窟中壁画相似。
东千佛洞于1993年3月29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榆林窟)。
从佛教信仰思想而言,多属显密结合、汉密藏密结合的综合型信仰。从壁画内容风格而言,显教经变汉密图像均属中原风格。藏密传自西藏,都有一定的西藏、印度、尼波罗影响,艺术风格和内容与榆林窟第2、3、4、29诸窟基本相同,是榆林窟西夏和元代艺术的一个分支,但它又具有一定特点,是西域早期石窟形制的再现。如第2、4、5、7诸窟均为长方形中心柱燧道窟,中心柱后画涅槃图,玄奘取经图据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或《玄奘取经记》绘制画面,穿普贤变、千手观音变、水月观音变中。这种穿插式的画面,在榆林窟已经出现。但把玄奘取经场面放在水月观音变画面的重要位置,而且还有大梵天王凌空护卫,使玄奘取经成为经变中心,形式统一和谐的画面,则仅此一处。
东千佛洞壁画艺术,完全是中国自创的变文与变相结合的产物,无论内容还是风格,均以第2窟为代表,一窟之内多种风格并存,涅槃变中悼念释迦的八部圣众、七大弟子和各国王子,形象真实,线描挺劲,神采飞扬。密宗曼荼罗中舞姿劲健的金刚,藏风颇浓,特别是手攀树枝、身姿妩媚、服饰特殊的观音像,印度影响很浓,为东千佛洞所独有。东千佛洞和榆林窟、莫高窟一样,可以看到十一世纪以后,通过西藏进行的中印佛教文化的交流。
相关链接: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