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第一步就是用心转物,而不被物转,做到这一步,我们内心的修行功德才会念念相续、增长起来。所以,《净行品》偈子中的当愿众生是引领我们从慈悲这个门进入佛性、进入我们的心海。一旦从这里进入,我们就会有很多发现,我们会看到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在自我如何,而在于是否能够通达与众生一体的大悲心,这个心也即诸佛的心。《华严经》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佛相同的这个心,不是我们平时的妄念、妄想。平时的这个心是很肤浅,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被各种先入为主的有色眼镜所局限的。因此,这个法门的第二个要领是在每一种情景下,我们都要在内心生起当愿众生这样的愿。
研究这些偈子,大家会发现,这当愿众生的内容是跟我们所处的环境相关连的。比如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表达的是坐在菩提座上,希望众生都能坐在觉悟的座位上,内心没有执著,而很自在、解脱。所以在安住当下的前提下,把我们的行动变成一种思想,行动成了行动者的思想,而思想也成了一种外化的思想中的行动。这两点是互相增上的,愿、善念只有外化到语言与行动之中的时候,才会变成现实与力量,才会逐渐地得到强化。我们如果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能够生起当愿众生的善念,我们的心量必定会越来越广大;随着心量的扩大,我们生活的天地会越来越宽广;而这个心量会随着我们生活的延展逐渐得到强化,一直强化到把我们身心里面的自我中心、烦恼、偏执等一切覆盖住;进而使我们自己发生一个蜕变,就像种子在地里生长,自己超越自己,自己否定自己,修行也是这样。
为什么我认为这个修行很适合现在各位呢?因为如果我们侧重于从空性的智慧去进入,有时候是难以把握的,而且有可能落在边上;而当愿众生的慈悲心、善愿则是很好把握的,也很容易感受得到。这种修行较容易突破自我中心,使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内容都能够与众生相关连,与成佛相关连,把修行成佛这件事落实到每一个当下。
大家还要注意,偈子里所讲的这些境界有三种,有开心的、合意的;也有不合意的,比如看到病人,看到自己生病,看到残疾的人;还有中性的,既没有特别好的感受,也没有特别坏的感受。当你在好的感受之下,比如你今天得了一万块钱,这时你发愿众生能和自己一样都能得到财富,这个愿对你可能不太困难。而当你处在逆境下,还要发愿以你所处的逆境为增上缘,然后增上,这就有点难,需要勇气,要有一种把生活中所遭遇的每一件事都进行转化的力量与气度。
我们亲近善知识其实也就是学习这些,就像我亲近我们的师父,仿佛看到他的心永远都不会失败,因为任何一个外在的得失、是非等境界,他都能当下地转化它,把它变成修行,这个转化、放下的能力就是一种功夫。师父平常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也好,我们平时要和师父讨论一些工作,经常会有些疑惑提出来,前天就有件事给我印象很深。发给你们的《中国禅学》这本书很厚,大家不一定都很喜欢看,有的人可能更愿意看小说,要是给一本这么厚的金庸小说,这些人肯定会很高兴,即使是坐火车、飞机带回家也都愿意。而给了这些人这么一本书,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很麻烦,认为自己的行李就够多的。所以当时商量时,师父说每人发一本,我们提出:有的人可能不会看,在火车上扔掉了怎么办?师父就说:扔掉了,捡到的人还可以看。这只是一个例子,是很小的一件事,那也就是说:扔掉了也好。其实,我们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下这个结论也好,我们在任何情景下都能这样,那我们就是生活的主人,我们的心量就会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