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一间临时教室里大声念《弟子规》
释延江:当初师父也说,说咱要成立一个孤儿院,我觉得我挺乐意,我是自告奋勇的,我说我可以尝试一下。然后呢,因为我觉得小孩子本身就是个方面都是一片空白,需要从小怎么样培养,长大之后通过一些很好的方法方式教育他的话,他会有一个很好的成长的环境。
宿舍里,一群小女孩围着释延江,孩子们嚷着叫着,让“爸爸”给画画。
小女孩:画个嫦娥,画个嫦娥!
记者对小女孩:你叫他什么?爸爸?叫爸爸了?
释延江:什么都叫,有时候叫师父,嗨,管他叫什么呢!(笑)
记者对释延江:管这些孩子也挺辛苦吧?
释延江:嗯,有时候累得晚上睡不着觉。有时候买东西啊,买衣服的时候得琢磨啊。太多了,事情太多了
记者:还要给他们买衣服啊?
释延江:所有的事情,吃穿住用全部的事情。有时候生病啊,住院啊,还得陪着他们。
因为条件有限,50个孩子的文化课需要寄读在不同的学校,而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都在慈幼院里。这个大家庭使大小不一的他们成了亲密无间的兄弟姐妹。
释延江:就是说我们目前没有条件请老师,有自己的教室,我们现在达不到这个条件,我们只能是让他们寄读在学校,当然我们的目标是说,希望有一天我们有自己的教室,有自己专门的老师和管理人员,这样子的话,它就会比较完整一些。
虽然少林弟子们依然还在每天的晨钟暮鼓声中恪守着千百年来佛门子弟都应该履行的清修——早课,晚课,坐禅,礼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内部的结构造也正在慢慢发生着一些改变。
我们看到,虽然少林僧众武功高强,但寺院的保卫工作是由专业的保安公司负责。而清晨扫地的是雇来的保洁工,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僧人了。
对此,少林药局负责人释延琳解释说:外面现在看少林寺,跟我们10多年前对少林寺的了解,还是很简单的武术(不一样了)。现在,过了10年以后对少林寺的了解,好像是一个商业行为了。再过10年以后,又是另外一个行为了,这是一个过程。你说我们自己有没有,好像是做得不够的?如果要说做得不够,唯一的就是解释少。但是我们禅宗是不用去解释的,禅宗的精神就是不断的探索,如果说我们在里面做,我们不敢说是百分之百全都做的对,但是我们会调整。本身不断在修嘛,什么叫修行?行就是在发展,你在走,修就是不断的调整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