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有发愿够吗?《大智度论》卷四有偈语云:"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因为菩萨初发大菩提心人数多、鱼下蛋的时候也多、庵罗树开的花也很多,但为什么退心者多,成佛者甚少,能成为大鱼也少,结成果者很少。为什么这三者的因多果少呢?原因就是缺少个"常"字。
所以如同"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示现,"瓶中甘露常时洒,手内杨枝不计秋"。生活中对人、对事、对境起小烦恼或粗重烦恼时,就要常常提自己的初发心、悲愿心,甚或每天固定早晚恒常发愿,常常这样提,"愿"就慢慢产生力量,也能对自己的出家身分筑起保护的堤防。
常常提自己的初发心悲愿,就如同参就向上一着的话头禅修者一样,离开了禅堂还是要在生活中常常提话头,才有力量。滴水能穿石,凡夫能成佛就一个"常"字。出家身得来不易,能细水长流、善护终老也在此一"常"字。
四 以观世音菩萨的"发愿、恒常、尊重"为汉传佛教复兴而努力
世界村的到来,汉传佛教如同北京办奥运一般,一出门就面对多元的文化,不同的种族、回异的宗教,汉传佛教的未来必须解决人类共通的问题,而汉傅佛教的宗教师我们可以什么心态面对此一挑战呢?
我一样想分享一个故事,前年在美国时,恰好有参加一青年营队,有机会认识了数十位来自亚洲,非洲各国的优秀青年。其中有一位来自东非的22岁青年,在整个四天三夜的营队中,他始终保持笑容,可是他却在战争中失去父母、兄弟姐妹、全家只剩他一人存活,甚至亲眼看着他的女朋友在他面前被军人杀掉而无能为力。我们很讶异的问他,您怎么还笑得出来呢?他回答说: "You know,there is no reason for a person not smile at every moment."我找不到一个理由让自己的生命在生命每一刻完全失去笑容。他说他今天在这里分享不是要控诉任何人,只是想告诉大家,"当有一天你想要去伤害任何人时,请想想他的家人会多痛,当有一天您被伤害时,请想想您曾伤害过的人"。多么有生命力的一段话。让他赢得了现场最多的友谊及尊重。
我自己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接受他不是因为他的凄惨遭遇或血泪控诉,而是他的包容与尊重。西方心理学中的人本心理学非常重视"同理心"的运用,简单说就是"假如我是你,我会怎么想",在菩萨四摄法中也有"同事"一项,说的就是"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来帮助对方"。"普门品"中的观世音菩萨就是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他就示现何身来度脱,绝不是应以"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却"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面对多元种族、文化冲突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尊重就是将心比心,而这是面对世界村的态度,但作法呢?菩提心必须以菩萨行来实践,否则就是空谈。中国佛院院校风中的精进奉献都是很好的诠释。普门品的智慧在汉传佛教复兴上可以给我们什么指引呢?
身为二十一世纪佛教的宗教师,我可学习观世音菩萨"弘誓深如海,发大清净愿"的发悲愿精神,共同发愿复兴命若悬丝的汉传佛教,奉献出各自的专业知能,要以全人类的普遍幸福作为人生的目标,同心协力来促成并维护这个世界的永久和平。
身为二十一世纪佛教的宗教师,我们可学习观世音菩萨"手内杨枝不计秋"的恒常心精神我们希望推广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甚至是法鼓山推动的"心灵环保"及在人间建立净土,这定会是条漫长、漫长到看不到终点的道路。对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
|
作者:
常惺法师:台湾法鼓山僧伽大学男众部学务长
编辑:
yun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