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点就是收集包括日本《大正藏》、《卍续藏经》在内的一切存世的大藏经版本中的特有经籍,除编入正藏的有千字文编次的经籍外,一切没有千字文编次的经籍编入续藏。正续两编合计约4200余种23000余卷,基本反映了现存佛典的面貌。《中华藏》用了近13年的时间,完成了正藏,后因李一氓老人的去世及其它一些原因,编辑局解散,续藏下马。
三
《赵城藏》作为《中华藏》的影印底本,这是《中华藏》正编最基本的特色。如何保证《中华藏》版本的可靠性和反映《赵城藏》的全貌,编辑局在编辑过程中对于作为底本的现存《赵城藏》本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基本措施如下:
①在编辑局人员的配合下,北京图书馆负责翻拍的部门,将现存全部《赵城藏》进行翻拍,并以此次翻拍的第一份底片,为《中华藏》洗印出一份符合《中华藏》版本要求的照片。编辑局由专门的小组负责质量检验,每张照片必须符合字迹清楚,版式合格的标准,否则返工,直至达到标准。民族宫图书馆收藏的印本,亦是由编辑局出资,经过同样的办法取得全部照片。
②现存《赵城藏》本在多次转移过程中,因潮湿等原因,洗出的照片缺字和漫漶的情况相当多。编辑局采用了如下办法进行补救。一是将严重漫漶的版面以《高丽藏》本的同一版面进行替换,因《高丽藏》和《赵城藏》同是《开宝藏》的覆刻,同一版的起始字和末字完全吻合,这种替换可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凡遇到这种情况,《中华藏》的相应卷的“校勘记”中都一一作了记载。第二种办法是修版,就是对漫漶不是很严重的,尚可辨认的版面进行描修,即请眼力好有一定书写功力的年轻人,对照《高丽藏》本将字迹描清楚。第三种办法就是补残,即对残缺半版或少于半版的版面,在保留原版的基础上,将残缺部分用《高丽藏》本补足。这种情况,“校勘记”也有记载。
③对《赵城藏》缺卷或整部缺帙的经籍,则用《高丽藏》本或其它藏经本补之。其中多卷本只存几卷者,比如十卷中只存一二卷或三四卷,且尚有残损者,则将此经籍全部用其它藏经本替补,而将《赵城藏》残本附录之后。
我们采用上述方法的目的无非有两条,一是尽最大的努力使《中华藏》中尽量保留《赵城藏》的残卷,能不替换的一定不替换,能保留下来的一定要保留;二是为读者提供一部文字齐全、清晰可读的供诵读研究之用的文本。为此,编辑局的同志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这也是《中华藏》为什么用了十三年的时间才完工的原因之一。
当听说《中华藏》中的《赵城藏》本不可靠的议论,我十分吃惊,除作上述说明之外,我还请读者去亲自翻阅一下《中华藏》。那一页页根据原件拍摄下来,并洗印成照片影印在书上的《赵城藏》印本,它的书法、刻工是那样的精美,反映了宋代刻书业高超的技艺,那是其它藏经版本不能相比的,那是后人无法作手脚的实物;即便是我们曾经有过修版,那也是经过严谨科学的手段让那些不清楚的版面更清楚,我们这些后人那敢去任意涂改;即使万一修版时不慎有错,我相信那也是极个别的,何况还要与8种版本进行校对,其错误也会很容易地被发现。
我是参加《中华藏》编辑全过程的不多的几个人中的一个,我没有任何理由也不敢怀疑《中华藏》中《赵城藏》本的可靠性。
(完稿于2006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