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与真如沙门之碑
2007年12月03日 10:24中国宗教网  【
相关标签

 从碑文中可以看出,容光早在1846年就已经圆寂了,因此,林则徐不可能见到容光。虽然林公内心深感遗憾,但由此看到水目名山如此兴盛,影响如此之大,自己着意寻求“清高达道”的心愿已经得到满足,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恰逢远近僧众会同官绅及民间至信舍家,商议为容光树碑立传撰写碑文,林则徐应邀欣然命笔,篆书“真如沙门之碑”6个字,作为碑额,用“真如沙门”4个字,高度概括赞颂了容光大师,同时也为高僧辈出的名山法地水目山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在佛教经典中,“沙门”意为勤息,即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痴的意思。按古印度习俗,凡出家人,不论何教何派,都泛称“沙门”。佛教传入中国后, “沙门”成为佛教僧人的专称。《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中解释说:“沙门者,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逢苦不戚,遇乐不忻,能忍如地,故号‘沙门’。”当代佛教学者弘学居土主编的《佛学概论》中指出:“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如实二意,名为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一切万法,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曰真;常住不变,寂然不动,故曰如。

尽管佛教各派对“真如”的解释有所不同,但都把“真如”看作是独一无二的佛法真理。在很多佛教专著中,所说的“真如”、“法性”、“佛性”,都是同类概念,都是用来表示佛教绝对不变的最高真理。“法性”是“真如”这一最高真理在一切事物中的具体体现,“佛性”则是“真如”在一切众生心中的具体表现。由此看来,所谓“真如沙门”,就是真正的出家人,就是已经悟到最高真理、清高达道、掌握并向众生开示佛教真义的名副其实的高僧大德。  

林则徐为水目山亲笔篆额“真如沙门之碑”,不是偶然的,更不是随随便便的信手之举。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禁烟运动的杰出先驱,是深受后人敬仰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虔诚的佛门弟子。23岁时,他就手书《佛说阿弥陀经》、《金刚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往生咒》、《大悲咒》等佛教经咒,用功楷书,共贮一函,上题“行舆日课”、“净土资粮”8个字,随身携带,作为每日必诵的功课。直到1841年,他在为夫人祝寿所作的七律中,仍有“遥知手握牟尼串,犹念金刚般若经”的诗句。他的诗集中,有不少反映其参禅诵经、以佛咏景、以禅喻诗、赞颂佛门弟子,以及表现他和佛教界人士交往的内容,足见其对佛教的虔诚和对佛学研究的精深。

气壮山河的“虎门销烟”之后,1840年8月,林则徐遭诬陷被革去两广总督之职,1842年被遣戍新疆伊犁“效力赎罪”,1846年署陕甘总督,次年授陕西巡抚,1848年任云贵总督,1849年因病辞职返福州老家休养,1850年11月再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督理军务。可惜,行至广东潮州普宁县不幸病逝。水目山的《真如沙门之碑》,就是1848年仲冬在其辞职返籍之前,于滇西途中题写的。林则徐在垂暮之年依然孜孜寻访高僧大德,着意追求“清高达道”的心境,不仅为他篆额“真如沙门之碑”做出了注释,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一生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

« 前一页12后一页 »
作者: 张振生   编辑: 薛斐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