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法的受戒制度
受戒是出家人取得僧伽资格的必要手续。受沙弥十戒,才能获得法同沙弥的资格,否则祇能称为形同沙弥,并不具备沙弥应有的内涵。受具足戒,才能获得比丘、比丘尼的资格,也就是僧团的正式成员。因为沙弥祇是僧团小众,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传戒是专业性很强的事,必须由精通律典、戒行清净、具足相关条件的和尚、阿阇黎和尊证师共同配合,才能如法传戒,令戒子获得戒体,这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关键所在。如果受戒不如法,或祇是流于形式,受如不受,僧人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僧人。这样的传戒跟卖假文凭有甚么差别呢?唯有受戒羯磨如法,戒子缘十方三宝、法界情与无情的无边境界发上等菩提心,真切乞求戒体,并以殷重心宣誓,才能得到戒体。
戒体是防非止恶的力量,有了戒体,才能依戒生活,并由此养成僧格。可以说,戒体就是僧人之所以成为僧宝的原因。所以,僧团必须对传戒引起高度重视,最好由专门的律宗道场成办,以此保障传戒的如律如法,使戒子都能获得清净戒体,在内心播下解脱和菩提的种子。
3、重视僧格养成的教育
受戒之后,如何从一个世俗人转变成合格的僧伽?那就是通过持戒的修行。
佛制比丘「五年学戒,不离依止」,所以,出家受戒后首先需要学戒。所谓学戒,就是学习作为一个僧人的行为规范,包括个人行为准则、生活方式、待人处事、管理僧团等,这不仅是熟悉戒律条文,而是要重新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摆脱过去的不良习惯。这段时间需要五年,并且必须在和尚或依止师的监督、指导下生活,这样才能逐步养成僧格,从而完成生命内在的改造。
一个人从社会走入僧团,总会带着许多世俗习气。出家修行,就是不断以戒定慧改造世俗习气的过程。事实上,佛法所说的末法时代,主要就是根据出家僧伽身上是否还有正法来判断。如果比丘身上根本没有正法,或祇有邪法、世俗法,那就是末法时代。相反,比丘能够如法生活,依法管理僧团,那就代表着正法的存在。所以戒律说:有五个比丘持律在世,能令正法久住。
因此,一个出家人倘若没有经过僧格养成的教育,没有通过戒定慧的改造,虽然剃发染衣,现出家相,充其量也祇是秃头俗汉而已。
二、寺院住持及责任
领导者的素质,是决定团体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无不如此。尤其在人治的社会中,领导者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虽然原始僧团是彻底的民主制,但佛教传入中国社会后,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多少也带上人治的特征。从这一点来说,寺院住持的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个寺院的发展,进而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整个教界的发展。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