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广普法师:与人为善,同心协力做慈善
2008年12月05日 14:09凤凰网华人佛教  【

昨天我在诠释同心会的工作理念时指出,我们做慈善是用“慈悲”两个字,“慈”一般人讲“慈与乐”,怎么给予快乐?那就是把自己的“心”放在最下面,“慈”在上面,“之”代表着现在、此刻、这里。那么你活在每一个当下,你能够去感同身受对方的需求,才能真正的给予快乐,你让对方觉得我们在一起,我不孤单我不寂寞,我不是无助的这就够了。

义工也好,我们慈善从业人员也好,我们不是上帝,我们只是一个陪伴者、一个引导者,至于他要怎么走,是他的事情。但我们不能借此来告诉他一定要信仰佛教。包括我办儿童院也是奉行这个理念。院里现在有86个孩子,我不希望给孩子一个宗教的框架。我会跟他们讲:“长大以后如果你们能读博士,那很好,如果什么都不是也很好,你们要信仰耶稣、信仰基督也很好,怎么都好。不是佛教是最好的,没有谁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是最好的。”

我不希望孩子这么小,因为我们在做慈善,在帮他,他就要接受我们的佛教。如果说因为我们今天做慈善,让对方接受了我们这一袋大米,接受了我们这罐牛奶,他就要来信仰佛教,那他的信仰不纯。佛门有句话叫“发心不正”,抱着这样的心来,我不太赞成。所以慢慢地,我们就发展了同心会自己的一个模式:心灵的慈善、文化的慈善。任何时候我们都以这个理念来指导工作,我们称之为养护心灵,关怀生命。

在义工服务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去看募到多少钱,这个不是我们衡量的目标。我们衡量的标准是我们在和众生的互动当中,我们义工彼此之间,义工和志工之间的互动当中,有没有养护到心灵,有没有关怀到生命,如果有,我们就是成功的,这就是我们衡量的唯一标准,用我们的理念来衡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逐步发展出自己的模式。

我们很注重培训,过几天我们又有一个新的班。目前我们已经办了22个义工班,此外还在不断的去报。这些义工培训以后,不一定就是留在同心,而是哪里的公益机构,哪里的NGO有需要,我们就推荐去哪儿。

我在很早以前为什么就很强调不要这个宗教信仰?不是不要,我们作为义工、志工本身,我们自己的这份信念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刚开始的时候,我的书包就是我们的办公室,所有的东西都在这里。今天的这个大草原或者是公园,就是我们的办公室。他们跟着我,就会问:“师父,我们没有道场怎么办呢?我们没有办公室怎么办?”我说:“怕什么,有句话叫‘有道就有粮’。有没有听说过粮道的?没有,那就对了,道粮,道粮,我们自己有道就不怕没有粮食。”所以我们做就对了,我们自己这份心要很坚定,其实这也就是我们的那份道心。就像我们在画一个圆心,同心,你这份心很坚定,要定在这个定点,你这个半径可以无限的扩大,再怎样圆都行。但是如果你今天这个原点,你这份道练不定,是画不了圆的,怎么画都画不来,所以这份道至关重要。我们不怕没有钱,在今天,同心也不是最富有的,依然还是大穷人,但是我们有道。然后他们就说:“哦,那好吧。”

相关视频:

专访:广普法师讲述厦门同心会发展模式探索

   编辑: 邢彦玲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