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陆佛教学术刊物出版研究
二
50年代仍在发行的佛教刊物主要有上海大法轮书局出版的《觉有情》,上海佛教青年会会刊《觉讯月刊》以及弘化社(后由上海佛教协会)出版的《弘化月刊》之三种。[9]不过随着佛教界的调整,以上三种刊物分别于1953年4月、1955年9月和1958年7月停刊。1950 年北京创办了《现代佛学》一刊,此刊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的会刊一直在全国发行,但在后来的环境下,还是未能逃过停刊的命运,最终于1964年6月《现代佛学》。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主要佛教刊物和唯一的佛学园地,此刊集中了国内的佛学精英的作品,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佛教的唯一见证,所以它的重要地位更是无可替代了。据王雷泉先生主编的《中国大陆宗教文章索引》[10]一书统计,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间,大陆共发表佛学文章为1003篇,其中最少的年分是1966年,仅发表3篇。最多的年分是1953年,共发表99篇。平均每年发表58.1篇。这些文章绝大部分刊登在《现代佛学》上,仅有极少数个别文章发表在《哲学研究》和《文史哲》、《新建设》等社会科学理论刊物上。所以《现代佛学》成为了解中国大陆50年代至60年代佛学研究情况的主要窗口。
1967年到1974年间整个中国大陆没有发表过一篇宗教文章。1974年发表佛学文章一篇。1977年以后,佛学文章渐次增多,到1992年时,中国大陆全年共发表佛学文章达1125篇,一年发表的文章数量,超过了前17年的总和。然而与20世纪前半叶比较,世纪末佛学刊物的出版种类及数量,仍然没有达到世纪初的水平,现今中国大陆各种佛教刊物仍然只有二位数,最多也只是到了三四十种,如果再加上一些宗教学的杂志,也不过是50种左右。如今刊登与佛教有关的文章,涉及了文史哲的各种杂志报刊,可以说,只要是文科类的报刊杂志,没有不刊登佛教的文章的。当然,这些文章并不全是纯学术研究的成果,有相当一批是属于知识性、介绍性或佛教文化范畴的作品。但是,“从量上来看,佛教界主办的佛教刊物已占据中国大陆同类杂志的首位,成为佛教文化建设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从质上来看,近几年随着佛教教团的重建,其水准也不低于海外华人地区的同类刊物。”[1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的《世界宗教研究》属于国内宗教学界品位最高的纯学术性刊物,是我国最早出版的宗教学理论刊物,迄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该刊以“学术性、理论性、科学性”为宗旨,辟有“佛教研究”专栏,所发文章学术品位高,理论性强,具有前瞻性,代表了我国宗教学研究的最新成就,有极高的参考性和重要的收藏价值。许多国内外学有成就的学者都在此发表过大量质量精到的文章,现已被全国各大学列入中文文科“核心期刊”。但是由于它不是以刊登佛学文章为主,所发表的文章有限,一般每年发表佛学文章15篇左右,仅是学者论佛的主要园地之一。与此相似的还有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主办的《当代宗教研究》等。[12]山西社会科学院的《五台山研究》刊出的佛教研究文章比较集中。
像公开出版的纯佛学刊物,当时只有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的《佛学研究》[13]。它是从“《法音》这一母体先后分离出来”,[14]“1987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是年以《法音》(学术版)名义出版学报,每年一期,刊载佛学研究论文,由净慧法师兼任主编。一九九零年改名《佛教文化》,仍为年刊。”[15]1992年改为《佛学研究》年刊,设有“佛学指南”、“佛教思想”、“佛教人物”、“经典研究”、“宗派研究”、“佛教文学”、“佛教艺术”、“中外佛教”、“研究综述”、“会议动态”、“书刊评论”、“学术资料”等栏目,[16]而且每年有一个鲜明的主题。1995年的主题是“佛教现代化专题”、1997年是“佛教考古与艺术”、1998年是“佛教人物”、1999年“百年佛教回顾”,[17]这些主题都是围绕当前佛学比较热门的话题进行讨论。现已经发表了500余篇文章,撰文的作者来自于各个单位人士,其中有相当的一部分人是年青的作者,发表的文章有观点,学术性强,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方广錩主编的《藏外佛教文献》是以丛书形式在出版社出版的。它“赓续古代佛教文献学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建设与发展佛教文献学,是今天佛教文献研究者的任务,也是《藏外佛教文献》愿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18]该书以整理尚未入藏的文献为主,但同时也刊出少量与藏经有关的研究文章。《禅学研究》是江苏古藉出版社出版的丛书,至今已经出版了四期,主要刊登有关与禅学有关的研究文章,是学术界在南方出版的一份重要的佛学刊物。而在佛教界办的一些出版物中,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法音》、厦门南普陀的《闽南佛学院院报》、岭东佛学院的《人海灯》和河北柏林寺办的《禅》杂志也刊出一些学术性文章。“从《法音》到《法音》(学术版)和《佛教文化》年刊,再到今天的《佛教文化》季刊和《佛学研究》年刊,中国佛教文化事业从一片废墟中走出,为下个世纪重新走向世界佛学研究前列聚集了队伍,奠下了基础。”[19]
三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大陆的佛学研究变得更加繁荣,佛学刊物的出版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20]这个变化主要表现在佛教界兴起办学术研究出版物的潮流。到2003年上半年为止,佛教界在出版社以丛书形式出版的刊物有:
一,由上海龙华寺、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南开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华林》。每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一卷,每卷约45万字,现已出版三卷。《华林》以与佛教相关的文化研究为主,内容包括佛教义理、佛教史、佛教艺术、佛教考古、印度文化、中印文化交流研究等,兼顾道教、儒教与基督教等其他宗教文化研究,追求宗教的平等对话、学科交叉和科际整合。
二,由上海玉佛寺主办的《觉群·学术论文集》,这本论文集已在商务印书馆出版,50万字。每年一卷,现已出版三卷。其内容主要以佛教研究文章为主,内容包括佛教史、戒律与清规、佛教思想、佛教现状、佛教建筑、考古、艺术、语言等方面。
三,由河北禅学研究主办的《中国禅学》。以弘扬禅宗文化、繁荣禅学研究为宗旨,设有“禅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禅学研究方法论”、“禅宗与现代社会”、“域外禅学研究述评”,以及各类个案研究等动态栏目,以体现高水准的禅学研究。现已出版二卷。
四,由广东南华寺曹溪佛学院主办的《曹溪禅研究》,也是以禅宗研究为中心,尤其突出以南宗禅为特色。内容包括六祖慧能生平、思想、南华寺研究、南宗祖师与慧能及南华寺、南宗在海外、南宗与现代社会、南宗禅研究、南宗禅典研究。现已出版三卷。
五,由江苏苏州西园寺研究所主办的《戒幢佛学》在湖南岳麓出版社出版。该书第一卷主要刊出有关佛教教育的论文。现已出版二卷。
六,江苏苏州寒山寺在江苏古籍出版的《寒山寺佛学》,以博士研究生为主要作者,现已出版了二卷
上述几种出版物都是属于学术性的论文集,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特点:第一,它们都在国家正规正版社出版发行,明码标价,在社会上广泛流通;第二,它们都是佛教界与学术界共同合作,都有“学术委员会”与“编辑委员会”,共同承担编审工作;第三,这些出版物都遵守目前学术期刊的规范格式,来稿由标题、作者、内容提要、关键词、正文组成,这也是佛教界学术意识觉醒的具体表现,走出以前在写作过程中的不严格与不规范,与国际学术接轨;第四,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些出版物的一些作者来自海外,如台湾、香港、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说明中国佛教界与国际学界的交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第五,主办单位都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寺院,稿酬与社会上的同类学术杂志相比偏高,希望以高稿费来吸引高质量的文章。所以,这些读物的诞生,是中国佛教界重视学术研究的标志,它们的出版必将会提升佛教的文化品味与学术质量。同时,随着这些读物的运作,佛教界与学术界的强强联合必将进一步加强,佛教文化学术的发展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四
过去十余年来,佛教文章出版难,一直是令学者比较头疼的大问题。虽然宗教学研究日益扩大繁荣,佛学研究形势更好,很多刊物发表了数量众多的佛学文章,著作也出版了不少,但因刊物有限,仍然不能得到根本的缓解。近年来,由于受到一些特别原因的影响,宗教研究的文章与著作出版并不是很畅,学术文章出版难的情况一直存在。特别是各种纯学术刊物都处在高成本亏本的情况下发行,注定了学术文章的酬劳太低,某种程度上不能刺激学者投稿,找好稿更难。加之佛学本身的难度较大,人才缺少,使我国的佛学研究质量不能很快改观。现在,众多的佛学刊物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发表佛教研究文章难的窘境,在较高稿酬的剌激下,学者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最终会促使一些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涌现出来。同时也改变了以往佛教刊物存在的:第一,编辑人才稀缺,许多编辑人员都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第二,高质量的稿源紧缺,一稿多载,重复刊登。第三,内向自闭,定位不清,没有特色,相互重叠。第四,没有培养出一批固定的、高水准的作者群等现象。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