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精致与表述:白云尽处是青山诗
与禅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珠连壁合、相得益彰的。 在传统士人的眼中,这些反映知识分子情趣的诗、画、文以及广泛入于其中的茶、竹、山、水、云等不仅随处是禅机,是参禅悟道最好的机缘,也是对禅机和心性的最好注解。这在唐代王维、白居易那里已经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在唐代的诗家那里,禅机往往都有着诗的意境,体现着某种精致而又随缘的修行时空。
宋代,随着禅宗思想和语言的日趋丰富与精致,对禅的理解和体悟便越来越体现诗化和士大夫化的倾向。对意境和美感的追求已经不再是中国诗歌所特有,禅修也已经取得了自己美学化的特色,并对教内外的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影响。也正是在以禅入诗、以诗解禅的这个平台上,丛林中的高僧和那些对禅机佛理有着深入理解和感受的士人们之间有着深深的共鸣,这也是他们进一步交往的美学基础之一。如吴思道(生卒年不详,大致与苏轼同时代,宋徽宗年间致仕)《学诗》中云:“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
众所周知,《碧岩录》的文本有着十分文学化的基础,这有着多种的原因。其一,与宋代的社会文化、大众心理和审美取向有关。唐宋之世,士大夫不仅作诗参禅,而且对禅理也有着独特的把握,形成丰厚的美学积累。这不仅促进了丛林与士林间的互动美学互动,也反映在禅宗的文本建设和解读之中,促进了禅宗文本的文学化和士大夫接受。其二,因为《碧岩录》的发端者雪窦重显即有着诗人的素养,而且也“会四六文章”,文章写起来能够做到“七通八达,凡是淆讹奇特公案,偏爱去颂” 。所谓“四六体”即是唐代骈体文的一种变体。由于受到李义山的影响,宋代四六体文风日盛,文坛翘楚如欧阳修者也曾习四六体。其三,圆悟克勤本身早年即有着良好的诗文功底和美学追求,不仅自己能作诗,甚至在开示中经常能够做到出口成章。这在《碧岩录》中可以说是随处都是。如他说: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若人识祖佛,当处便超越。上根利智,千里同风,一刀两段,聊闻举着。彻骨彻髓,剔起便行,随处作主,遇缘即宗。草偃风行,全机独露。正当恁么时不依倚一物一句作么生道。万象之中长独露,千峰顶上现全身。
而且,能够将前人诗句化入开示之中是克勤的一大特色,这不仅能够有效地言说禅机,同时也使对禅机的开示有着精致的表述,更易得到丛林及士人的认同。如在《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中出现的“大众,还知落处么。若也未知,为诸人拈出。白云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之句,已经被学者指出其本出于欧阳修的《踏莎行》之“白云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两句。 这一点也是《碧岩录》的一大特色,在颂及评唱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诗文的影子。其四,更为关键的是,《碧岩录》的两位作者又都有着精湛的禅修体悟,选取的公案又都有着代表性和丛林的广泛传播性,这就使得《碧岩录》中处处体现着诗的光华和魅力。在《碧岩录》中,那些原本信手拈来的诗句通过以禅机和佛理的改造使成为了重要的话头,使传统的“祖师西来意”之类的乡野白话得以脱胎成士大夫阶层熟悉的语言和美学追求而又能得到会心一笑。如园悟克勤引古诗以解释去门的“倒一说”,古诗云:“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如今有凤毛。”昔日灵山会上四众云集,世尊拈花,唯迦叶独破颜微笑,余者不知是何宗旨。雪窦所以道,八万四千非凤毛。三十三人入虎穴。”
值得说明的是,禅者是以质朴的语言表达出自己体会与心情,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质朴而质朴,从而刻意回避语言的生动性和美感。若如此,这与禅者的精神也是不一致的,这本身即是一种拣择。事实上,《碧岩录》通篇处处有着诗的痕迹,甚至对不少诗文(如禅月诗和寒山子诗)的多次引用,不少地方都有着骈文的风格,因此文本在展示思想的同时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但是其中的优美并不是作者精心构筑而成,这本即是因为其作者有着良好的诗文素养,下笔如是,如若精心避开文字的诗的品质,这反倒是一种拣择了。克勤强调说:“大凡参禅问道,明究自己,切忌拣择言语,何故?不见赵州举道:至道无难,惟嫌拣择。又不见云门道:如今禅和子,三个五个聚头口喃喃地,便道,这个是上才语句,那个是就身处打出语。”
由于禅师的诗文造诣、佛学素养和潜心修行,有时会成就一些简洁而又闪光的语言,一些质朴的语言或简单地行为却开示出一种精致的禅机或话头。诸如“了却一,拈得七”、“一有多种,二无不同”之类。显而易见,对这种透着质朴美的禅机的领悟与解读,本身即是一种对诗的享受,这也需要解读者和开示者精湛的美学素养和佛学功力。显然,雪窦重显通过对公案的汇编以及加之悟悟克勤的诗意盎然地评唱,使得禅机变得精致起来。精致的禅机往往使人有所思、有所,圆悟通过自己的开示,使得这精致的禅机体现出更加的随缘。这种精致中体现随缘,随缘而又不害精致的文风,更使《碧岩录》对于知识分子而言有着特殊的魅力。
作者:王建光 编辑:梁莉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