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禅机与随缘的诗境——解释学视角下的《碧岩录》思想研究
2010年11月19日 14:47凤凰网佛教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七、 诸相皆非相:消解文本直入解脱之境

从人类思维的发展进程上说,文字是人类理性发展的重要成果。正因为有了文字,人们才能通过有效的文本以交流信息和情感,传承文明和思想。随着人们对文本特征认识的深入,有关文本所荷载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及其在从文本至文本的转化和形成过程之中、在信息交流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才受到人们的怀疑,引起人们的不安。关于对待文本的态度,狄尔泰认为有说明(explanation)和解释(interpretattion)两种不同。所谓对文本的“说明”,其表现的则是一种实证主义的态度;至于“解释”,则被认为是理解的一种派生形式。 那么,在阅读文本中,我们是对它的意义进行“说明”还是加以“理解”呢?保罗?利科尔曾经关心过这个话题。 事实上,在阅读文本中,“说明”很重要,但是对于经典而言,其更为重要的意义则是对它的“理解”。只要是经典,谅能够有被理解和被不断理解的内容空间。在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不能被不断理解的经典甚至不是真正的经典。

正如研究者所言:“所有具有意义的人文现象构成了有待理解和解释的‘本文’,当我们无法直接理解‘本文’的意义时,便要求一种解释学的努力。时间的流蚀和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解释者同‘本文’之间的间距,从而导致了对‘本文’的‘不理解’(not understanding)和‘误解’(misunderstanding),消除这些间距的所有活动便构成了解释学的普遍适用领域。” 佛陀讲法、禅师开示,这都是有语境的,拘泥于文字而忽视了语境是会对意义有着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如果说文字是记录了禅机和体悟,那么读公案则是重现祖师的开示。
《碧岩录》中有关于南泉普愿禅师的弟子长沙景岑与首座之间的对话即反映了这一点:首座问:“和尚什么处去来?”

(长)沙云:“游山来。”

首座云:“到什么处来?”

沙云:“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座云:“大似春意。”

沙云:“也胜秋露滴芙蕖。”

雪窦著语云:“谢答话。”

雪窦在《颂古百则》中对“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之语作了简短而又意丰的补充,并对自己的“长沙无限意”解释,以“咄”字来表示不再纠缠于其所谓的意义。因此,他说的“谢答语”也正是这样一种心思。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多次出现有“无句义是菩萨句义”之句 。智者大師曾经对此“意义”作了阐释:

若汝欲离四句求解脱者,即还被无句缚。所以然者,如说有四句、无四句、亦有四句、亦无四句,非有四句、非无四句,汝尚不免无四句缚,岂得免亦有亦无等四句缚。当知了句非句,于句义无碍,而得解脱。非是离句求,于无句而得解脱。……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文字性离即解脱相。

历史证明,禅者出家悟道、发明本心,并不必然地排斥语言和文字。正确的读经可以有助于修行。但是,若迷信经典,真得认为手持一部经诵读即可证得佛果,肯定是不对的。克勤引用大珠慧海和尚的话强身指出,“向空屋里堆数函经,看他放光么”,读经在于助“以自家一念发底心是功德……万法皆出于自心,一念是灵,既灵即通,既通即变。” 所以,读经和阅读文字的目的即是为了能够最终抛弃经典,消解文本,以直入解脱之境。《华严经》中说:“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际。而能示言说,如响遍世间。”这一点对于中国禅者而言更有着其特殊意义。

《金刚经》中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其意即“斯皆以相显无相也,则无言不碍言,无相不碍相。故知无言即言。” 所以,禅家强调不立文字,正是为了避免后学对文字的执着。有文本正是为了最终不用文本,正是为了要完成对文本的超越。“若人识祖佛,渠无面目,甚处识渠,当处便超越。” 如对于《金刚经》,雪窦曾指出:“若有人持此经者,即是诸人本地风光本来面目。” 正如克勤所说:“传教外旨,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语句。盖文字语句乃末事,恐执泥之即不能超证,所以破执着,去玄妙,离闻见,出意表。如击石火闪电光,一念不生,直下透却根尘,向各各根脚下承当领覧此一段大因缘。”

如果说禅师在利用一切机缘以开示弟子的话,那么文本的阅读本身即是对这种机缘的重新体证,或者为这种体证创设机缘。因此,对于文本意义的还原,不仅不在于寻找“意义”但又不纠缠于其中的所谓“意义”,这即如不少禅师所一再强调的“落他彀中,死在句下。” 与之相反,阅读也是要找到禅师所要垂示的“无意义的”东西,并最终超越“意义”,消解文本。

《碧岩录》中说:若能内忘己见外了法空,内外一如虚凝澄寂,则全心即佛全佛即心,与诸佛把手共行,与祖师同得同用,到个里更说什么结,更说什么解。 在《碧岩录》的文本之中,有的开示虽然有着禅师对禅机进行创设的痕迹,但在很多时候,禅机都是随缘的,又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它们又都是朴素的、活生生的。园悟克勤通过对《颂古百则》的评唱,强调了一切的禅机都是因人因事因地而有不同。这一方面体现了禅师对修行者的慈悲,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圆悟克勤重在强调对修行的当下性的似有似无间的随性之举。这也即是说,不仅在文本的阅读中要明白诸相皆非相,而且更要通过阅读文本、体证到诸相皆非相,从而做到消解文本而直入解脱之境。

八 结语

对禅宗的思想发展尤其是从六祖以后的修行和体会进行总结,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性的力量在佛教思想发展中的逻辑必然。鉴于修行的个体性、对经典理解的差异性、修行者社会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丰富性,所以灯录中记载的禅师的话头、行为和历史即各自有着自己的特色。如果说,诸本灯录是对禅林僧众修行和体会的记述与汇编的话,那么,《碧岩录》及其同类之著作则是对诸种灯录或话头、对禅林中广为流行的诸多教学方法的一种融会贯通和拣择。它对禅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上一页 1 2 ... 5 6 7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王建光 编辑:梁莉娜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