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文本的还原:从读出意义到读出机缘
圆悟克勤作《碧岩录》对《颂古百则》作了精心汇编,并通过对一个个故事或公案的深度解析,重视以身为则的指导性修行,加入了自己的体会和理解,以指导后学参究话头、阅读公案,从中找到“意义”,找出公案中的禅机,并力求找出其中的模式意义。在此意义上说,如果说有禅林后学弟子受制于诸本颂古或者《碧岩录》之事,这并不是因为有了禅宗修行的文本,而是因为一些学者是对文字与文本中存在禅机的不正确认识。拾人牙慧、伶牙俐齿或对答如流地从文本修禅,并不是因为禅宗有了文本化的总结,而因为他们是对文字的一种不正确使用。佛教三藏浩瀚,佛陀讲法四十五年,迦叶、阿难结集,这一切都说明语言和文字并不是必然地成为修禅的障碍。
佛教重视对人开启圣智,成就般若。此中,读颂佛经、广参善知识以亲身问学都是十分重要的。《华严经》中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即是此意。 因为经藏中承载着佛慧和众多善知识的开悟因缘,能够发心沉思,引人入胜。在《梵网经》中,也有如是说:
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未来诸菩萨当诵,现在诸菩萨今诵。诸佛子谛听,此十重四十八轻戒,三世诸佛已诵、当诵、今诵,我今亦如是诵。汝等一切大众,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得见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三千学士时坐听者,闻佛自诵,心心顶戴,喜跃受持。
禅宗虽然反对读经作文,但是这种反对应该是限于对那种泥古不化、鹦鹉学舌之举,用孟子的话说即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而事实上,那种开启圣智的经典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不违反禅者的精神。而从语言到文本、从表现到表达也并不必然地会影响到见性成佛。以是故,《金刚经》中有:“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维摩经》中也说:“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对于禅者来说,文本的意义在于记录思想,传播体证。事实上,对文本的阅读与领悟,正是效法古德、开启智慧的一种方式,这本身也是一个得以不段地亲近众多善知识的过程。
由于“一切书写都属于先前的某些谈话,” 因此,所有的阅读都是对先前谈话的某种“恢复”。不同的人、不同背景的阅读即会造成不同意义的“恢复”。但是,由于文本在形成过程之中,出现了意义的改变,所以在阅读文本中,对此必须要加以针对性地克服。对于被丰富者,可因时、因地、因缘而主动地予以取舍,意义被流失者必须加以还原和补充,被掩盖者必需加以彰显。这即是说,在文本的形成过程之中,可能会发生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发生改变之事。同样,对谈话的恢复也必然会改变一些文本中本不存在意义,或者对其某种意义加以改变。简言之,所谓的文本还原,即是通过阅读而对文本进行还原,对作者的旨趣加以体悟,从读出意义再到读出机缘,从而达到亲近古德和善知识的目的。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重视朴素的修行以发明自心,体悟自性,并不必然需要反对编辑文本和颂读经典。即使在唐代禅宗那里也并不一定即是完全拒绝经典的。如唐代的王维即有着“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遙相望,唯应见白云”的诗句,体现出当时的禅林即有禅诵一体的修行方式。 在其后形成的《宗镜录》中也有着如下 的答问:
问:既谈无言之道,绝相之真,云何遍引言诠,广明行相?
答:非言何以知乎无言,非相何能显乎无相。
显然,与传统佛教修行精神一样,读经并不必然地会伤害到体悟佛理、开启圣智。关键是读什么、怎么读。因为只要洞察了佛陀教法的本质,领会了禅的精神,法门则是处处。事实上,慧能也并不一概地否认对经典的学习和对经典进行一种创造性的解读,因为禅的精神本身即有着个性的、本性的和随缘的品质。因此慧能强调说:“心行转法华,不行法华转;心正转法华,心邪法华转”;“闻佛知见转法华,闻众生知见被法华转”。 显然,阅读文本的关键并不在于将文本还原成声音,而是将文本中被赋与的意义和文本中表情、动作重新还原出来。正因为禅宗语言和文字的内容丰富,说而不破,所以其中的精神就需要禅师的指导,对其中的话头、机缘才需要精心地开示。在《碧岩录》的垂示及其大量的评唱中,随处都可见到圆悟克勤在此方面的谆谆告诫,以免因错误的阅读方式而致使后学者误入歧途,甚至南辕北辙。
简言之,禅者阅读不是去发现其中的所谓“深刻”含意,而是为了从平凡的对话和事件中从体悟背景、参究话头、读出机缘,去重新亲近古德和善知识,以从中得到永久的开示和教诲。
作者:王建光 编辑:梁莉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