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禅机与随缘的诗境——解释学视角下的《碧岩录》思想研究
2010年11月19日 14:47凤凰网佛教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四、 文本的再造:发现“当下”风景重现“本地风光”

《碧岩录》不是一本简单的灯录,也不是如神会、神秀等禅师所成的或由其弟子编成的注重对师传进行思想性阐发和反省自身以开启后学的体悟性的语录体著作。编纂和评唱《碧岩录》的主要目的正是在于开示后学,教化丛林。简而言之,《碧岩录》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本禅家的教科书,更是从一个禅者的角度对修禅者的警示录。而且,作为一本教科书,它要求其内容必须要有方法的可学性、开示的准确性、解释的开放性。在本书中,雪窦重显和园悟克勤都十分重视对古德思想、话头和开示方式的再现性。如果说雪窦是教材的选编者,那么克勤则是它的进一步的阐释者,圆悟克勤的这种阐释注重教材的合理性、可用性和通用性。当然,这种“用”并不是为了以其适宜照抄或背诵,而是为了重现那个“人人脚根下本有此段大光明,虚彻灵通”的“本地风光。”

在《碧岩录》中,每一则垂示都是对文本内涵的重新挖掘和阐释。从文本的符号意义上说,禅师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文字、每一处章节等都有着一定的意义作指称。这种意义可能是禅师所要传达的,也可能是作者认为听者所必须要领会的,或者说是从其启发而创造性地得出的意义。对于许多禅师而言,他们正是要通过这种多义的、无义的、或可作多种理解的语言或手势来对听者进行一种敲山震虎或打草惊蛇,以发明本心,最终达到一种绕路说禅、发明本心之用。如俱胝一指、云门拄杖等即是如此。在这这种开示之中,“能指”是一种极为简单符合,但是其“所指”却是十分丰富、开放和个性化的意义阐释系统。

这种从“能指”到“所指”的思维过程和意义表达系统即是:讲者和文本的意思(表层意思……深层意思+“文本的自生意思”)……读者的理解及对意义的捕捉与领悟……融于修行之中

如下所示:

前文本 文本 后文本

禅师的开示(音声形行字等)

意义与意义领会

赋与了意义或有了自生意义的文本

文本

还原

文字开示、意义领会,再现曾经的“当下”

体悟和修行

文本的丰富、升华与扩散。形成新的文本。

任何一种的语言和开示记录或文本的形成都是对意义和信息的一种取舍。正是在文本的形成过程之中,其意义出现了被丰富的、被流失的和被掩盖的状况,造成了文本形成过程之中和意义改变。事实上,文本只能记录语言,但是并不能完整地记录思想;能够记录当时的环境,但不能记录当时的文本的形成心境;能够记录表层意思,但深层的意思却难以完整保留。所以,对于经典或颂古文本的读诵必需重视对文本的深层理解,读文本而不拘文本,看文字而又能看透文字背后的东西,或者说是力透纸背。对公案的如此阅读,则能做到对禅师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的一种重现,能够在文字中体会出文字中深层意义,从读出语言、读出禅师的表情和手势,读出禅师通过眉宇手势表现的内容,甚至读出禅师开示时的天气与风声。这也正是读禅师公案的重要意义。《碧岩录》中的开示及颂古则正是对禅师开示的全真回放与三维原景的再现。《碧岩录》中曾有如下之事:

镜清问僧:“门外是什么声?”

僧云:“雨滴声。”

清云:“众生颠倒迷,己逐物。”

僧云:“和尚作么生?”

清云:“洎不迷己。”

僧云:“洎不迷己,意旨如何?”

清云:“出身犹可易,脱体道应难?”

《净名经》中有“无离文字说解脱”之语。但是,一切的灯录和颂古都仅仅是一个步入曾经的当下之路径。它只是要助你重现一个曾经的“当下”,将“别人的”、“曾经的”当下溶于自己的当下之中。而不是你的开悟,甚至也不能助你“速成”。更不能对执着于其中所反映的一切的音声形。若如此,则音声文字即会成为枷锁。佛陀曾经如此告诫道:“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之语正是此意。

尽管圆悟克勤十分强调音声的重要,强调声色有用,声色有妙用,如他说:“片言可折,去缚解粘。如冰凌上行,剑刃上走,声色堆里坐,声色头上行。”但是,他也强调只有做到不“迷己逐物”,如此才能会“纵横妙用,” 而不为物缚、不被物转。虽然早期禅家倡导不立文字,但是文字与禅并不是一个悖论,能对文字与经典进行合适的诠释与读诵,即可吹进狂沙拣得真金,从中发现真知。从中不仅能够看到古德的音容笑貌,也能够得以亲近逝去的禅者。所以将文字还原成语言,以重现法师的音容笑貌、一颦一蹙,其本质是将所读到的文字开示再次还原成语言开示。这在阅读中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文本的阅读不仅是要从中读出意义、读出机缘和读出表情,甚至要读出文本中当时的风吹草动、鹰飞猿啼、花香晨露。要能够看到文字背后既有电闪雷鸣,也有和风细雨;既有波澜壮阔,也有小桥流水。圆悟克勤曾经开示说:
 

各各见本来面目,踏着本地风光,不随声色,不居凡圣,不落见闻,不涉语默,净裸裸赤洒洒。所以道: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全体与么来,全体与么去。毕竟天人群生类,皆承此恩力。若识此恩力,终不落虚,步步脚踏实地,句句透见根源,全体如如不变不动,推此以及群灵,摄此普济品汇,正当恁么时,超声越色,一句作么生道。

同样,也正是这样,才能有文本而不执于文本,使读者“身心空劳劳地,虚而灵,寂而照,内忘己见,外绝纤尘,内外洞然,”以重现自己的“本地风光”。

阅读其实即是对意义的验证,也是对文本多重意义进行的不断“发现”。在此意义上,藏经中众多的“论”正是对“经”文之意的理解与阐发。事实上,恢复外在的、当下的本地“风景”以合于自身被开启的“本地风光”,正是禅者体证自我的机缘与环境,在身体洞然透明的刹那间,本地风景即已经成为再现“本地风光”一种机缘。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王建光 编辑:梁莉娜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