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贺泽保规:日本明治大学(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房山石窟的九座洞窟中收藏着四千件以上的石经,均为隋唐时代300年间和11世纪上半叶的辽代(1027-1057)所刻。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唐代玄奘翻译的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以下略称<大般若经>)。据现在掌握的资料,其共有1448石,占经石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而且皆为大型石板(石碑,平均高约200cm、宽60cm),表里均刻有经文。就刻经的质与量而论,其也许超过石经山刻经总量的一半。
《大般若经》的刻经事业始于玄宗开元、天宝之交(约740-742年),终于9世纪末叶的唐代末期。其间虽发生过安史之乱和会昌灭佛、黄巢之乱等事件,延续未断。最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经本入藏于<开元大藏经>,然后通过玄宗的妹妹金仙长公主的斡旋,730年赠与云居寺。之后,支持这一庞大的刻经事业的核心力量始终存在:第1期为幽州的城市居民(工商业者),第2期为安史之乱后的幽州节度使(特别是刘济,785~810年在位),第3期主要为9世纪中后期来自河北各地巡礼的信众集团。上述事实由石经所刻题记可考知。
如此,在<大般若经>刻出的背后,中央政权(朝廷)、地方政权(藩镇)、地域居民等以各种形式连结起来,《大般若经》正是存在于这些能量(信仰心)的凝聚之中。因而,为了探明房山石经的本质,在唐朝的时代环境中把握<大般若经>的刻经史成为重要的课题。本报告将从这一视点出发,将<大般若经>刻经的过程与题记比照、概观,进而探讨其历史意义。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