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黄君:房山石经书法研究

2011年04月21日 13:57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黄君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黄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类编中华诗词大系》及《中国当代书法系列丛书》总编辑(图片来源:资料图)

为纪念房山石经开洞拓印55周年,推动云居寺文化景区建设,更好地保护、研究、管理、利用房山石经这宗珍贵的文化遗产,2011年4月21日北京市房山区召开纪念房山石经开洞拓印55周年暨房山石经研讨会。黄君在研讨会上做了《房山石经书法研究》主题发言,内容摘要如下:

房山现为北京市的一个远郊区,距市中心约75公里。区内闻名遐迩的云居寺和石经山,以其风光秀丽,山顶长年有祥云缠绕而得名。又名白带山、莎题山、涿鹿山。属于太行山脉,山高500米。这里峰峦起伏,翠柏苍松掩映山间,气象非凡。

白带山麓有千古名刹云居寺,而藏于寺后山洞和地下宫穴的石刻大藏经则是中国佛教史、文化史、也是书法史上的一个奇迹,赵朴初先生称其为“国之重宝,北京的敦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白带山因藏瘞佛经之故,习称石经山,并有小西天、西域山的美称。

房山石经的规模浩大。它们中的一部分藏瘞在石经山400米的五号天然岩穴雷音洞(也称华严堂,石经堂)和附近八个密封石洞(文物编号为1、2、3、4、6、7、8、9),另一部分(辽金两朝所刻)则置于云居寺南塔旁一个巨大的地宫内。这些石刻经卷,长期秘藏刻地下,鲜为人知,也没有拓本流传。直到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组织人员联同北京图书馆金石部专家开洞、挖掘,进行全面的清理、登记、打印拓片,同时成立学术专家组,进行专门的整理、研究。据研究、统计,现存房山石经历隋、唐、辽、金、元、明、清各朝代千余年时间,总计石刻经板15060块,其中完好经石10082块全部是正反两面刻经,残损经石420块,洞外各种碑、铭刻石82块,总计镌刻完整的佛经1088部4000余卷,总刻经字数在800万字以上。基本上等于一部完全石刻的《佛教大藏经》。

房山石经佛教史、文化史意义,早为学术界所公认。并有许多海内外学者从事专门的研究,推出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其实,房山石经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大渊薮,其重要价值不容忽视。

房山石刻重大的佛经所用石碑分大、中、小三类,隋唐时期多为大碑,高220厘米左右,宽60厘米左右。中型碑一般高约170厘米。所有石碑都采用正反两面刻经。字体形式虽然一律为楷书,但由于时间跨度达千年,书丹写手众多,时代风气各有不同,加上水平各有参差,故综而观之,可谓异彩纷呈,气象万千。加上石洞内外有关刻经、藏经及云居寺变迁的诸多碑刻,形成自隋代大业年间以下千余年间的一个特殊的书法宝藏。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邢彦玲] 标签:石经 房山 研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