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尧:当代宗教媒体建设的一个历史视角
2010年12月02日 16:07 】 【打印共有评论0

2010年12月2日上午,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研讨会在上海玉佛寺召开。浙江工商大学宗教研究所王仲尧在第一场学术报告会上发表了题为《当代宗教媒体建设的一个历史视角》的主题演讲。摘要如下:

任何时代的宗教媒体皆是当时社会媒体系统之组成部分,而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无非当时人立足于当前立场而着眼未来的展望,宗教媒体建设既取决于对未来之前瞻也依赖于对历史之了解。宋代是中国传媒发展史上最高峰,其间丛林山门榜作为社会主流媒体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历史地位,足以成为现代宗教媒体建设之参照,本文主要以南宋为视角展开一些讨论。

一.南宋丛林山门榜与社会媒体系统

中国传媒史上从唐代邸报开始系统性,正式建立社会媒体系统则从宋代始,南宋是发展高峰并在世界传媒史上具有极其重要地位。 其间丛林山门榜的存在及其在社会媒体系统中的地位以往从未被学界了解,而其充分发挥的功能性作用实际上使其成为社会媒体系统中不可或少的重要成分,应予注意。

(一)南宋媒体系统在世界新闻史上之地位

现代定义下的四大媒体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又衍生出手机、互联网等媒体并正在发展出更多现代媒体形式,共同构成社会媒体系统。宋代被认为已有较正式的社会媒体,乃因其由邸报、小报和榜三大媒体构成了完整系统。

邸报:产生于唐,原称“进奏院状”,因由中央机构进奏院编辑上奏而得名,当时传播范围较窄,只是进奏官向主官报告的新闻信件性质。宋朝设中央和地方两级进奏院,进奏官由地方委派,但由中央都进奏院统一管理,业务即编印和传发邸报,一式多份地发往各地,具有较大信息量和较快时效性特征,成为可分离于其他官方文书形式的一种新闻传媒体裁。宋代邸报内容有皇帝活动、诏旨、官吏任免、臣僚章奏、刑罚及灾异、军情(兵变、起义、反抗官军)等信息,读者对象扩展到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并包括部分知识分子,从发行途径看,已具有定期、连续发行性质,部分已采用雕版印刷,邸报发出后允许传抄、复制,并可通过销售环节流通,南宋时邸报更发展到每日发行,故又称“朝报”。 

小报,主要流行于南宋,特征有五:一性质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但是以非法形式存在,始于北宋末而盛于南宋;二是内容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信息灵通,时效性强,多未公开的“朝廷机事”,为提高发行量也常登故意造假的内容;三是形式,无报头和固定名称,有手写也有印刷但以雕版印刷为主;四是发行人一般是政府邸报发行机构中的中下级邸吏及社会上的书店主人等,有明确赢利性;五是读者面极广,有京官、地方官、知识分子等社会各界人士。南宋小报打破官方“邸报”一统天下,成为社会新闻系统发达的标志,何扬鸣认为:“南宋临安的新闻传播活动十分丰富,被国内外学术界认为近代史才出现的定期报刊和新闻事业已经诞生并长期存在。南宋临安的新闻传播活动是中国古代社会最辉煌的,不仅时间上早于西欧,而且其规模也大大地超过西欧。南宋临安新闻传播活动是当时南宋临安创造了诸多的世界记录的一部分,是与南宋临安在中国与世界上所处的领先地位相匹配。”并指出:“如果我们将眼光在延时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搜索的话,我们还会惊讶地发现,像南宋临安那样多层次、全方位、大规模,而且有声有色,波澜壮阔的新闻传播中心,不仅是‘空前'的,还是’绝后‘的,也就是说,像南宋临安这样的新闻传播中心,在封建社会中是唯一的一个。”他还认为:“如果我们再将眼光扩大在世界范围内搜索的话,我们或许会更惊讶不已:像南宋临安那样的新闻传播活动,在中世纪的世界范围内也是独领风骚的。还原南宋临安新闻传播活动的真面目并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无论对中国新闻史还是对世界新闻史研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都有一定的意义。”南宋临安新闻传播活动是当时创造的诸多世界记录之一,与南宋临安在世界上所处的领先地位匹配。 

榜:指政府部门发布、以单状张贴方式公布信息的新闻传播手段。榜起源于“露布”,唐代榜之应用为媒体已多见,如郡县长官指派书吏将诏令抄录在大版上“当村坊要路榜示”以向民众发布新闻,宋代通常用榜公布法令和急需向民众宣布的诏旨、章奏、赏罚等,非常时期榜更成及时发布战况和公布朝廷政事消息重要手段,成为发行范围较小、传递不及时和不能令社会周知的邸报的重要补充,媒体作用比邸报更强,实际影响更大。

榜要公开张贴,地点视内容而异,多在过往人众较多的内外城门口和市镇商业繁华区,如北宋都城汴京,榜多张挂于皇城东西垛楼和宣德门外,上自皇帝及省寺、监司等中央部门,下至开封府及开封府属下的四厢都巡检衙门都常以榜“揭之通衢”,张贴于“州县城郭乡村要会处”。 以皇帝名义发布的称“皇榜”,因这类榜常用黄纸书写也称“黄榜”。榜多用笔书写于纸,也有部分用雕版印刷。 榜文一般较简洁,一旦问题解决效力自然解除。榜文内容关涉社会生活各方面,通常是具有针对性地通报事项,如方汉奇说:榜“是一种由政府部门发布的,以张贴单状的方式公布信息的新闻传播手段。” 

朱传誉认为:“过去研究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人,都只注意到对宋代邸报的研究,实际上,宋代邸报虽然是政府传达政令的工具,但因为读者对象是少数官员,传播功能并不大。倒是南宋时小报,读者对象为一般民众,传播功能,远胜官报。政府传达政令的另一个办法是出榜,不但京师如此,全国各地都是如此,其影响比报纸还要大。”  “报纸”指邸报和小报二种,即一定意义上榜的作用在当时三大媒体(邸报、小报、榜)中最重要。

(二)榜与丛林山门榜

南宋临安聚集众多官方新闻传播机构、新闻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等级和数量皆国内一流,在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的同时也是全国新闻传播中心、媒体系统中枢。南宋新闻传媒事业居当时世界最先进地位,其间榜作为主要媒体平台之一无论功能还是作用皆首屈一指,而丛林山门榜以特有内容、作用和影响成为其中重要成份。

根据丛林体制内涵的当时佛教与正式制度间的和谐共生关系,邸报是政府文件,小报有非法性质,丛林不会涉及。榜作为一种有效传媒形式,成为佛教媒体建设主要手段,可称丛林山门榜。但是丛林以榜为传媒手段还因榜本身所具有的更深传统和文化因缘。

榜起源于露布。“露布”一词约在秦代已见问世,指不加检封而公开发布的官方文书,如战国张仪的露布檄楚、后汉李元的露布上书等。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曰:“’露布‘,捷书之别名也,诸军破贼,则以帛书建诸竿,上兵部,谓之’露布‘,盖自汉以来有其名。所以名’露布‘者,谓不检封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亦谓之’露板‘”。露布文体最早出现在汉末,《文章缘起》载贾洪为马超伐曹操作露布,《隋志》载有魏武帝露布文九卷,不过魏晋露布多佚,现能见之魏明帝曹睿《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写于太和二年(228)正月诸葛亮兵出祁山之后,即一种布告体。唐代露布体多见于军事活动内容中,如骆宾王《兵部奏姚册破贼设蒙俭等露布》、《兵部奏姚州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张说《为河南郡王武懿契丹等露布》等,篇幅皆四五百字。唐德宗时于公异有《平朱此露布》,同时人李肇《国史补》评曰:“德宗览李令收城露布,至后已肃清官禁,祗谒寝园,钟虚不移,庙貌如故,感弟失声,左右六军皆呜咽。”评价很高。宋高承《事物纪原》载:“《隋书志》曰:’后魏每征战克捷,欲天下闻知,乃书帛建于漆竿之上,名为露布,露布自此始也。其后相因施行。‘”宋代随着媒体建设高度发展,露布成为公布政事、宣告捷报、阐明政见、叙述事理的重要传媒工具,现存世露布文亦不少。洪迈《容斋四笔》曰:“用兵获胜,则上其功状于朝,谓之’露布‘。今博学宏词科以为一题,虽自魏、晋以来有之,然竟不知所出,唯刘勰《文心雕龙》云:’露布者,盖露板不封,布诸观听也。‘”又曰露布发布方式是“用绢高悬”。 即写在绢上悬挂高处,便于信息更快更广传播。朱传誉统计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一月到次年四月二十四日,在两次金兵围攻开封期间不到一年半时间内,开封城内朝廷各部门共出榜130余次,平均两天出榜1次,有时一天出榜数次,充分体现榜这种新闻工具之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媒体特征。  又如《靖康要录》(卷一五)载,靖康二年(1127)二月十二日,“是夜三鼓”,金人在大街上贴出榜文,诳称允百官士庶推赵氏贤者为帝,“不限大小百官、致仕在京、官观僧道、耆老军班”,“限十三日绝早”会议,“是日,百官赴秘书省,士庶赴东朵楼,军民赴大晟府,僧道赴西朵楼,集议推戴张邦昌事。”实际上是诱骗百姓及官员推戴汉奸张邦昌为楚帝。可见双方皆充分利用榜之功能达到各自目的。

两宋榜(露布)文体纳入制举,《宋会要辑稿》载北宋绍圣间(1094-1098)初设词科时定制:“章表、露布、檄书,以上用骈文,颂、箴、诫谕、序、记,以上依古今体,亦许用四六。”南宋绍兴(1131-1162)初再申词科文体:“制、诰、诏书、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十二件为题,古今杂出六题,分为三场,每场一古一今”。朱传誉认为:“宋代,榜却是主要传播媒介之一,政府晓喻政令用榜,人民了解国事或政令也只有到榜下去看榜。”其具有不同性质和内容:“宋代的榜,有不同的读者对象,不同的内容。有官榜,也有民榜。” 方汉奇等完全同意此说:“榜是邸报之外,封建统治者向庶士们公布朝廷政令和重大政治信息的又一种新闻传播手段。它比邸报具有更强的时间性,读者的范围普及于社会个阶层。” 

南宋丛林山门榜担负宗教场所所有需公开宣布、传达、沟通、交流的重要信息和事件的传播功能,构成为社会媒体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朝报是正式官方媒体,丛林不可能经营,小报具有非法性质,如现代社会生活中非官方媒体仍是民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补充渠道,当时丛林中是否绝对没有另当别论,而正式见之于记载的山门榜,也是起始于北宋而盛行于南宋,是丛林正式的、作用和影响及于体制内外的媒体形式,因是历史上仅有过的现象,其所曾产生的作用也不仅是“空前”的,而且是“绝后”的,与南宋传媒的历史性特征基本同步。

南宋榜有官榜和民榜两种,丛林山门榜性质似在二者之间,但完全以守法方式运作。宋代社会上与榜作为重要媒介手段相应,也存在伪榜,情况并不在少, 但未见政府针对丛林山门榜违禁行为的禁令记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王仲尧 编辑:王丽君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