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比丘尼的出家经验与社会关怀(一)
2008年03月31日 09:05法华论坛  【
相关标签

我于一九七八年出家。在此之前,参加过一九七七年台湾南部佛光山举办的「大专佛学夏令营」,那个时候我才大二,算是正式接触佛法,也正式接触出家人。正式接触的印象,会跟自己在一个非宗教的传统社会里所看到的完全不同。所谓「完全不同」是:自己对出家人已经有个定形的想法,认为出家人应该是很失意的,必然是因为失恋,才在「空门」中找寻生命出路的;或者是很有挫折感、很消极、很颓废的,是因「看破红尘」而遁世的。可是去到山上,看到那些出家人,我不免感到耳目一新:她们个个能言善道,又非常和善,非常进取、乐观,那种与想象迥然不同的观感很冲击自己,所以也就比较愿意先放下成见,听听她们到底在讲些什么—老实说,原来的心情只是去渡假而已。

在这样听闻佛法的过程中,才感受到:佛学的领域确实是浩瀚如海,智慧深广的,不是我们平常所想象的烧香拜拜、求签掷筊这类的民俗行为。可见得我们的传统教育在训练青少年与知识份子时,业已在做宗教偏见的「洗脑」工夫;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假使没有特殊因缘在私下接触不同的宗教讯息,我们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就承袭这些传统的偏见,于是对宗教的强烈歧视,会不知不觉烙印成我们的心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出家以后会极力投入「护教」运动的主要原因—我感觉到:如果我们对宗教师或某个宗教的领域有了偏见,这时候,纵使这个宗教的领域有很多人生智慧,我们也会因轻慢其宗教师的缘故,而不屑作深入了解,不屑于听取这些对自己有所助益的智慧;这样,对使令众生从佛法中受益的弘法功能而言,会是一个很大的妨碍。

我满怀着理想出家,愿意作一个专职的宗教师。那时我并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因为我的成长背景一直是很顺利的。父母有四个女儿,我是老二,父亲最疼爱的就是我,他几乎已跟所有的朋友说,他老了最期望跟我共住。父亲原在缅甸经商,非常有钱,民国一九六五年,为了回到台湾,他放弃了所有的财产—那时缅甸施行社会主义而又涌起排华风潮,所以他要回到台湾,就必须要在居留而拥有财产或移民而放弃财产之间作一选择。在这种排华运动压力之下,他宁愿放弃财产,回到自由祖国的怀抱。那时候外汇管制甚严,所以我们可以说是破釜沉舟,回来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

« 前一页12345678后一页 »
作者: 释昭慧   编辑: yunw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