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先顾饱肚 再顾佛祖”是佛教人性化体现?

2011年05月16日 10:09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王尚智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编者按:近日,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深陷又一起“诽谤门”,此次事件对比少林寺“被上市”“烧高香”“商业化”等似乎多了一些“娱乐性”。那么,佛教出家人应该是怎样的群体?他们在世俗世界中应该坚持怎样的清寂?本文作者来自宝岛台湾,也是虔诚的佛弟子。面对台湾佛教界种种世俗化的现象,他在本文中提出:出家人有大愿而无大智者,当生死无常猛临之际,度人者何以自度,所度者随度何方?

前阵子打开台湾电视,便就见到一位出家人或大笑,或载歌载舞地出现。这位从接连宗教风波中异军突起的女性,总是令观众或笑得摇头,或笑得叹息。

媒体自然欢迎这位演艺界的前人,以如此颠覆性的外型回笼。与其说复古,倒不如说前卫。至于佛教界中,显然是批评的多。

“修行并不容易,她只是太寂寞了吧!”在一片挞伐声中,少数比较宽容的意见里,有这么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说法。

按戒律或常理来看,出家人是不该如此的。只是,当真实的状况是一个决定出家,或正在出家的“人”,而非一位已经透过修行体证,掌握一定生命真相的“出家人”时,人们所以迷惘的模糊界限,应该就能清楚了。

因为,只要是人,难免寂寞。即使是出家“人”。

几年前,欧洲宗教界一位知名的神父宣布还俗,决定和一位隐匿多年的修女以及他们相爱的结晶,共组家庭。这个消息沸腾了当地舆论界。当时神父在电视画面上,愧疚地对信徒道歉。他说他并未背弃上帝,只是他无法舍弃他的挚爱。他眼下的坚决不是不懂环境的逼迫与责骂,但他义无反顾。

对于那位宣布还俗的“神父”,人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他呢?“宗教神圣不容污蔑”?“古往今来人性本脆弱”?

寂寞,本就一直是人性最脆弱危险之处。人性中所有思想行为,开始封闭、开始猖狂以至开始剧烈,所有动和静所蕴藏的能量,几乎都是由此累积,由此引爆。

人的思路中无以避免地,总会掺杂些许贪或欲的动机。但当所有事件功过沥开这些“法或理”的成分,而倘若其中还有这些令人感叹的“情”的部份,何尝不就是那一份不甘“寂寞”,让人感同身受。

寂寞,可以理解,但寂寞终究是全然不同、无以替代地各觉甘苦,不是旁人能体会分毫的。

以佛教界为例,每年出家的僧尼,超过四分之一后来仍旧选择还俗。或有道德的遗憾与争议,但一如当时的出家决定,说实在这只是一个各自抉择的人生路,旁人终究无从体会分毫的。

人生一刻的决定容易,但随即的漫长历程则须堪受。

出家人所面对的,是相对于习惯五欲风华的常人生活。当朝暮晨夕常处在简单平淡的生活心境中,若非能真实地超越烦扰红尘,了悟无常的空性真相,其实只要心海尚生一波,难免就会成为思绪中以至现实中的惊人海啸,足以吞噬彼时的发心与勇气。

当然,佛门中仍有更多坚毅的留客,在自己和所处的环境中层层超越不凡的挑战。

因为佛法中早已强调,除了最初一念果决的“道心”,随后还要有恒持的“道力”。同时也特别强调,出家修行不是当下即能成就,特别是对于过往“习气”的再窜生,往往需要更大的智慧毅力去调伏、以至超越,才能在未来种种考验时见关过关。

进入佛门,获得了穿越人生的方法。但人生所有挣扎的难题,并没有因此豁免。

于是,此刻乍见电视上的这位出家人,一见观众情绪冷场便大喊“先顾饱肚,再顾佛祖”,也曾见识过某些修行人非挑精致昂贵的素日本料理店才去,乃至传出有出家人乐于投入社会政治运动,为自己社会改革的理念打拼;更甚者,大倡佛法现代化、世间化、人性化,而反过头来批评佛门古风遗训。

凝视着他们心底不为人知的,因为不甘“寂寞”而窜动的声音,再听闻他们以现实行为撞击教门的种种声响,似乎便不再那么令人惊讶了。 

因为出家,终是“换个角色”开始修行。出家不等于已经“证道”。

人生路漫长,身体的角色换了,心里的角色才正开始另一阶段的历程。

环顾所有良善的宗教会发现,它们都同样主张,“寂寞”是任何修行的必然与过程。那是锻炼一种极为关键,穿越生命真相时能够“不为所动”的力量来源。

若非身心有能力全然地顿出世间角色,重新构筑一种真实宽阔的生命见地;或是如古代修行人,年纪和阅历非达到一种实证不退的把握,才随着因缘重新入世摄众。否则,所有那些因为丝微寂寞的窜动,而生起的种种庄严伟大的想法以至行为,恐怕早已离脱当初“出家”的本意。

出家,当然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离弃或逃避人世。出家人可以,也有必要再入世。但“世间”,说是烦恼的集结处并不为过,总是进来容易,出去难。出家人的伟大,在于能率先示范一条“出离”烦恼与世间的道路。

因为,真实发心出家,并非一种理性或感性的冲动,而是因为一份智慧,真正理解人世万象的虚幻,也确定自己能“舍”。能具大勇者,方能断然出家,祈愿有朝一日能带着觉悟的心得,重新入世与众生分享。

这般“广度众生”的心愿,几乎是所有出家人的大愿。然而,许多迹象却显示,众生把出家人“度”回来的力量,显然更是巨大而无形。

电视里,一位擅于测探心思的主持人,用艳羡的神情谈及这位出家人过去在演艺界的华丽形象,几度挑起她形容在僧服下,曾经包藏着“正面看是山明水秀,侧面看是悬崖峭壁”的身材自信。

至于如今左手臂上,当时燃香供佛的疤痕,以及她稍早之前提到排除万难的发心出家,在后来观众的笑声中反倒没有多少人注意。

对于人生的抉择来说,关键其实也正于此。

彼时的勇敢决定,不能保证后来没有寂寞,以及重新遇见寂寞之后的再度抉择。即使先前“度化众生”的大愿,也可以只是后来“不甘寂寞”的理由。

出家后,一旦自己重新萌生出种种渴望的境界现前,无论被扯动的是沉息已久的期待、澎湃难抑的理想,更甚者是积藏的情欲,以至于是虔诚的信徒们,以尊敬的眼光所编织的弘法舞台……只要瞬间动念,便就成为一场在世间巡回演出的“出家戏”,在广度众生的华丽衣袍下,和人们一同继续团团轮回而流转。

佛法的智慧,亘古深沉地提醒着:即使连出家,即使连度众,也是一场人生无常的幻影,不能执着。

倘若要到不堪回首时,才发觉“自度度众”,竟然成为“众度度自”。尽管当时人间豪畅摇曳几回,堪称自在,但因果的司判不远,就在下一刻生命熄灭的街角。

有大愿而无大智者,当生死无常猛临之际,度人者何以自度,所度者随度何方?

出家,与出家后面临的寂寞,无疑才正是摊开内心,准备开始面临生命出的一场更大更深的考题。

而“出家”,也正因为如此难得难能,才更显珍贵,让人由衷尊敬。

所谓“尊贵者必孤,真实者恒寂”,对于所谓的出家人以及他们的寂寞,应该是亘古的觉悟者,所以留下一句最清寂,但也最深情的期许吧!

【头条】乾隆朝之佛教文物被拍卖 话说故宫文物被盗案

【观点】刚晓法师:应辨别真出家人和伪出家人

【觉悟】放弃是一种睿智 自己不放手谁也救不了

【朝圣】千年木塔 释迦舍利——山西应县佛宫寺

【素食】素食护生:虚云和尚与白狐的传奇因缘

【图片】辽代名刹:佛宫寺

【法讯】:海涛法师莅临北川国恩寺举行佛学讲座暨点灯消灾祈福药师法会

【禅茶一味】禅茶一味与五事调和

【一日禅】 迷中不执着 悟中有受用

【心灵物语】把罪恶扼杀在摇篮里

【佛教影音】:《问道》我们应该用那种态度 求佛菩萨加持

【众生】:庄思明有意吃素全家笃信佛教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崔越] 标签:王尚智 释永信 少林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