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牙是如何流入汶上的?
2008年10月10日 17:08凤凰网华人佛教  【

无独有偶,与沈括同时代且政见不同的王巩在其《闻见近录》中也记载了这颗佛牙:咸平县僧藏佛牙一株,其大两指许,淡金色,予尝请而供之,须臾舍利自牙中出,初如露,巡行牙上或远数十步,求者辄得。

这段记载可以佐证沈括记载的准确性。

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出土的石匣铭文上记:中都县郭内赵世昌,先于熙宁六年亲到京师,于嘉王宫求得佛牙、舍利,以金为棺,以银为椁,以石为匣,葬于当县宝相寺太子灵踪之塔。查《宋史.宗室世系》,赵世昌乃太祖皇帝五世孙,封洋州侯,与神宗赵顼、嘉王赵頵是堂兄弟。赵世昌居住中都,故于其兄弟处求佛牙来中都,完全合乎情理。塔宫出土的文物还有石匣、金棺、银椁、舍利、水晶摩尼珠,七宝琉璃瓶、水晶舍利瓶、东魏弥勒佛造像石、银质菩萨、捧真身跪姿菩萨等140余件。这批文物被我国佛教界有关专家认定为稀世国宝,至高无上的佛教圣物。据保险业界权威人士评估,仅这颗佛牙,保险价值就超过一亿美元!

从以上研究不难理出这样一条北宋熙宁间佛牙舍利流转路线:咸平—京师—中都;东府—嘉王宫—太子灵踪塔。

太子灵踪塔座落于中都县城内西北部,因塔刹镶琉璃瓦,远看金璧辉煌,故俗称黄金塔。塔呈八角十三层,青砖雕砌,斗拱结构,通高45米。佛牙于塔宫沉睡了整整882年,几近千年风云变幻,经宋金元明清民六朝,不为人知,躲过了无数次战乱的破坏,几经风雨终于面世,似乎向世人证明了不二法门的真谛。修复前,塔身千疮百孔,显示着历史的斑驳与岁月的沧桑。今天,修复后的太子灵踪塔气势磅礴,雄姿英发,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诉说一段佛牙舍利之谜……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作者: 汪海波   编辑: spring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