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太虚大师他们强调,以前叫三思,三思就是禅思、法思和无畏思。禅思其实也是供养三宝的,那现在他就讲,这个禅思就是做慈善事业的。无畏思,我们原来理解为,大家有恐怖感,那么我们佛教在法事过后,告诉你其实没有什么恐怖的,因为世界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我告诉你有一个大无畏的精神来克服困难。太虚大师对此有一个新的理解,认为所谓的无畏思,就是我们尽最大的能力,以一种献身的精神来做慈善事业,来帮助社会。就是社会有大灾大难的时候,这时要体现无畏思,那平常的时候就是禅思,那禅思过后就是法思。所以,应该首先讲禅思,其次就是法思。
我刚才讲,你到汶川灾区去,你又开始讲法思,就是给大家讲你为什么有苦。他本来已经是很苦了,你现在又讲受苦是业报轮回的表现,这不是让别人苦上加苦吗?所以近代的佛教,首先强调是禅思,你要让别人填饱肚子,有衣穿,有住的地方,然后在这个过程之中来告诉他们,佛法就是这样来帮助社会的,有了佛法就有办法,你就会有欢喜。所以我觉得像慈善工程会佛光山,圣严法师的法鼓山和大陆的这些佛教团体,都在做慈善,就很能体现这种精神。虽然他们可能无意识的,为什么?因为这种观念在近代已经产生了,他们其实是自觉的继承这样一个传统。
比如说太虚大师提出这个新的弘法理念,那么他所在的闽南佛学院,就是他的大本营。东初上人是在闽南佛学院毕业的,圣严法师又是东初上人的弟子,由此可以看出来,现在台湾的佛教一定是继承了近代以来人间佛教的传统,是一个现代的传统而不是一个古代的传统。
那这是不是说我们抛弃了古代的传统呢?不是这样的,因为近代的太虚及其他高僧大德他们本身就已经消化了古代的传统,把它跟现代社会、近代社会已经契理契机了,经过他们的继承、发展、创造,形成一个新的现代中国佛教传统。我们现在所继承的就是由太虚、圆瑛他们为代表的一个现代中国佛教的传统。
在佛教传统里慈善事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强调慈善是佛教的基石。作为一个佛教徒最基本的要会做慈善,因为做文化和教育要有文化,但是我们有很多佛教徒不一定会有文化,没有文化照样可以成为佛教徒。正因为你是佛教徒,所以要做慈善,任何佛教徒都可以做慈善。
做慈善不一定要钱,用行动来表示就够了,而且也只有在行动之中,在你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获得的感受,才能更深入的理解佛法,这是现代社会对佛教的一个新的要求,也是佛教适应现代社会获得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契机。所以我们对待佛教的问题,应该用现代的观点,而不是用古代的观点。
相关视频:
专访何建明教授:慈善是佛教徒现在最紧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