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高学历女性的出家,或原有出家僧尼到外国深造,以求更高的资历和学养,在一九八一年以后已开始慢慢增加了。一九八四年俗名李三枝的释恒清尼师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博士学位,旋即在台大哲学系任教,是此一趋势的最佳典范。而一九八九年二月,如学尼师邀请恒清尼师创办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象征台湾佛教出家女性新(恒清,代表战后)、旧(如学,代表战前)两代的结合。如学尼师是受日本佛教高等教育出身的,由于战后的政权变革和大陆僧来台长期主控,以致她屈郁了几十年。一九八七年的政治解严,使中国佛教会的独霸时代宣告结束,佛教女性的发展限制,可以说已全然开放了。
但是,戒严时间形成的以出家男性为尊的意识型态,仍牢牢影响着许多缺乏自觉反省能力的女性出家人。但为什么有不少高学历女性,会被剃度呢?其原因可能是:
一、台湾社会如今已是高等教育普及的时代,公私立高中或职业学校毕业以上学历的女性人数很多,所以稍有名气的佛教道场每次剃度都有高学历的女性参与。
二、台湾的两性关系已在大调整期,未婚、晚婚或选择单身生活的女性,比过去要多得多。没有婚姻的约束和家庭的压力之后,如何安排生活和调理情欲,便成了马上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传统中国尼寺的存在,纯为宗教目的而设置的不多,大多是作为贵族或士绅的族中妇女孀居或未婚独处时,过贞洁自主生活的一种宗教场所;宫廷妇女在皇帝死后,往往也被安排到特定的尼寺终老。台湾新一代的高学历女性,选择剃度出家,虽然远比传统尼众有自主性,但同样是以佛教道场作为饮食起居的场所。虽美其名是在寻求开悟之道,其实问题依然存在,只是未剃度之前,因对剃度后的艰难认识不深,往往很容易被鼓动剃度出家;等剃度后不能适应,即离开道场或还俗的出家众也相当常见。一般而言,发展中的道场,制度较松,但发展的机会多、充满希望,所以容易吸引要剃度者。
三、台湾的道场经营已高度企业化,各种商场上的行销手法,也普遍用来说服信众和提高知名度。因此,能掌握媒体和成功地塑造宗教偶像,即对信徒有极大的吸引力。很多出家女性,其实就是受此风尚影响而走上佛教道场的。
以上,可以提供读者参考,以了解从“斋姑”到“比丘尼”的百年发展,顺便对净业院的佛教女性生活,也有一个大历史的对照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