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专就台湾佛教的殖民化与去殖民化问题的探讨来说,迟至解严(1987年)之前,台湾学界仍无任一专著或单篇论文讨论过此问题。
而到了解严之后,也只有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的李丁赞教授,根据笔者所提供的相关著作,再加上卢蕙馨、陈慧剑、张维安等人提供的资料,曾于1996年发表长文《宗教与殖民──台湾佛教的变迁与转型,1985-1995》,特别就“殖民”与“阶层化”的问题,进行讨论。亦即李丁赞教授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透过阶层化的过程,加以上/下、优/劣、高/低、主/从的定位,于是原有的强势宰制关系,便被变更为合理化的发展,使原有的强势宰制关系具有了被接纳的正当性。
但如此一来,被殖民者本身的文化原子(或可译为本土文化的基本成份),也将可能随之消失。可是,战后经过“去殖民”的努力之后,“台湾佛教却产生了文化再生,各种不同的教派相继诞生。”以上李丁赞教授的这些论述,的确是一个重要而崭新的探讨角度,可以说,在台湾佛教史这一领域,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意义。
问题在于,李丁赞教授的此文,虽然针对“殖民”与“阶层化”的问题,能清楚地阐明两者的关联性,但其中也存在的两个最大缺陷:其一是,此文在有关“阶层化”的论述里,只是朝单向化和定型化的发展来观察,并未考虑到就长期发展来看,是否会出现逆转或定位松动的情形;其二是,所引用的部分个案,不足以概括日据时期台湾佛教的全貌。
事实上,这不难理解。因当时在政治上日本帝国政府已是新的统治者,可以操控包括宗教政策在内的一切立法权,而基于统治上的需要以及掌握日本文化在台发展的主导权,官方必然而且必要协助伴同占领军和新移民来台的日本佛教各派能在此新殖民地上顺利发展。再加上来台前的日本佛教各派,已在日本经历长期的高度发展以及在明治维新后遭到严厉的政策考验和现代思潮的洗礼,因而已蜕变为一股对政治政策配合度高,且具有高度现代意识的强大宗教势力:一反历史上作为大陆佛教接受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开始以上层指导者的身份,来联络、控制和启蒙台湾本土的传统寺庙及其宗教的信仰内涵。
不过,在此同时,也可以发现:当时日本官方的“国家神道”、“祭政一致”、“天皇至上”的主流强势立场,不只施之于被殖民者的精神领域和生活行为,也同样对来台的日本佛教的各派僧侣的“同化”主动权,产生了极大的制约,甚至于有排斥和一再加以压制的“公私相克”的现象出现。因而这和台湾学界只注意到:日僧与日本官方的亲密合作关系以为日僧即是日本官方的主要“同化”工具,而台湾佛教的日本化,即是日本官方的宗教行政策略之一──其实是差异甚大的。所以当时的真相是,纵使在日本国内,其佛教各派的发展,也遭到来自“国家神道”的排斥和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