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学习的需求相同。
其二,多元化的氛围相同。
其三,创新的现实必要性相同。
两岸佛学研究与教育的性质相同,面临的根本问题也完全一样。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佛学研究与教育的现状存在一些差别,即基础不同,发展的水准不同,各有优长之处。除了地区性文化背景的差异外,主要原因在于1949年之后的数十年隔阂。
台湾佛教的独具特色虽只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发展极快,吸收了斋教的特点,亲近了下层民众;摄取了日本佛教的长处,与本地区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借鉴了西学的方法,提高和拓宽了知识层面。至于佛学研究与教育,已呈百花齐放的状态,并与世界佛学相沟通。
大陆佛教自从1949年之后,由于政治的原因,经历了三十年的低潮。1980年之后,也以较快的速度恢复。佛学研究也是如此,至1980年才在西安召开了首届全大陆性的佛教专题学术会议。目前大陆的佛学研究有教内、社会科学院、高等学校和民间等四方面的力量,有效整合不够。客观的评价,这二十年的佛学研究带有恢复性,表现在培养人才,抢救资料,建立联系,设置机构等基础工作上。目前仍囿于文、史、哲等旧学科的设置,理念落后,方法有待提高。大陆地区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相对于极丰厚的佛教人文资源,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亟待去做。
以上对古代长安佛教之文化基础与佛学特点作了简单的回顾,又对两岸的佛教与佛学研究现状作了粗略的分析。两岸佛学研究与教育,同根同源,同呼吸,同命运。针对今后的发展,可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融会贯通东西之学,纳东西之学于佛学之内。佛学本来就是智能之学,具足海纳百川之雅量。在这方面,法鼓山在圣严法师的带领下,优长于佛学研究与教育,在台湾独树一帜,很有古德之气象,自应肩之重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