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与科学之关系的思考(一)
2008年11月05日 09:55“科学视野中的佛教”研讨会  【
相关标签

另一方面,天地万物本身都是从存在-空明之中由于因缘而产生出来的,它们本身没有自性,所以,本质上都是空的。所以,色就是空。

三、“真谛中谛”、“俗谛”、“传统科学”、“现代科学”的相互区别和相互关系

传统科学是通过日常经验而获得的对世界万物的认识,它可以被纳入到佛教的俗谛之中,但不能等同于佛教的真谛和中谛。现代科学是通过对自然的控制和主宰(实验)而获得的对自然的数学规定,它与传统科学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与佛教的俗谛、真谛和中谛更有着本质的不同。

从思维方式上看:佛教的真谛和中谛需要使用非对象性的思维方式;传统科学和俗谛需要使用不纯粹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而现代科学则需要使用纯粹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这里的对象性思维方式是指把事物看作被规定、被主宰之对象的思维方式。除了现代科学之外,西方传统哲学也主要是使用这种对象性的思维方式。非对象性思维方式是指顺遂事物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包括解构和破除对象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哲学所使用的主要是非对象性思维方式。

“真谛”、“俗谛”、“传统科学”和“现代科学”这四方的关系是这样的:俗谛与真谛在这个婆娑世界中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科学与俗谛比较相近,所以与真谛也可以相辅相成;现代科学与传统科学的关系则是既相互对立,又前后相成;现代科学与俗谛的关系则是完全的相互对立,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神通等在现代科学看来是迷信;现代科学与真谛的关系是,二者在这个婆娑世界可以相反相成。

从发生现象学上看:从“真谛和中谛”到“俗谛”到“传统科学”再到“现代科学”,这是一种生成-发展-退变-下降的过程;从“现代科学”到“传统科学”到“俗谛”再到“真谛和中谛”,这是一种回归-修行-解脱-上升的过程。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作者: 李章印   编辑: spring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