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藏拉萨市中心的大昭寺
按照文成公主所选的位置,建地首先要填湖。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依靠山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藏族友人告诉我,今天的拉萨这两个字就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的,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文书上都是RASA,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后来因为修建了这样神圣的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经、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表示佛,SA是地的意思。
据说在大唐时期,土番第四代赞普赤德祖赞继位以后,想起乃祖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的故事,给土番带来了生机和兴旺,于是他也派官员去长安求婚,经过长期努力,唐中宗终于答应把金城公主嫁给他。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进藏完婚,不久生下一子便是第五代土番赞普。等到金城公主的哥哥唐玄宗李隆基当上了皇帝,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便成了唐朝的外甥,这一来,土番与唐便一直以舅甥相称达100年之久。终于在公元823年,双方立了一块会盟碑,碑文中有“今社稷山川如一,为此大和……须合甥舅亲近之礼,使其两界烟尘不扬,罔闻寇盗之名,后无惊恐之患。”
对于西藏的历史,不同政治观点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说法,但这块古朴的石碑却和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故事一样,把我带进了那个遥远的年代,心里忽然明白,汉藏两族不光是亲如兄弟,而且还有一种更亲近的血缘关系。
去拉萨而没有去大昭寺,就等于没去拉萨,这是大昭寺著名喇嘛尼玛次仁的话。大昭寺的兴建,最早便与佛教有关。据历史记载,土番英主松赞干布于公元621年娶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为妻,尺尊公主为他带来了一批佛教经书和一尊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据说为了保存这批经书和佛像,松赞干布将一枚戒指抛了出去,并说:“戒指落处就是建佛殿的地方。”结果,戒指落在了一片湖泊处,于是,便开始了一场千只山羊驮土填湖建庙的浩大工程,也就有了“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