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拜“佛指舍利” 化戾气呈吉祥
2008年10月08日 16:44《香港佛教》  【

地宫内面积颇大,坐北向南,青石砌璧,共有四道石门。隧道前,中、后室分别用三道石门相隔。唐皇虔诚迎奉的佛骨舍利,就分别珍贮于前,中、后室之内。目前舍利供养在地宫中央巨型佛龛的香案上,平常只供一枚,今次因我们专诚朝礼,故四枚佛指并排陈列。大众至诚恳切,顶礼瞻仰。周围站了很多保安人员。在地宫内一律严禁拍照。随即由法师带引我们分为三人一小组,至佛骨前瞻仰。佛的指骨长约二寸,圆柱形,有空腔,色泽光润而有质感。四枚佛指骨中,有三枚是“影骨”。某些佛学专家认为“影骨”是为保护真身舍利而模制的。当年赵朴初居士则解释说:“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

观赏舍利时,同观者感受却不同。据云,有的见到一片如白玉之光,有的见绿光、或红光、或五彩光辉,亦有人目睹一尊佛像,或菩萨圣像,亦有人一无所见。自从唐皇开始每三十年开启舍利一次之风范后,舍利屡次放光,而神奇灵验之说,更是遐迩俱闻。

我们大家一一礼佛骨,众人心里默念释迦圣号,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之宁静与安祥。在灵性深处,心声回响:“凡是佛陀要弟子所做的,弟子必定履践。拳拳服膺。”而此一念,纯粹天机畅发,出于自然,在这一剎那,始明白“皈依佛”的真义。

法门塔享有“关中塔庙始祖”和“佛教圣地”之誉。原塔上存有小铜塔一座,供奉铜佛像一百零四尊,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目前在地宫里,便供奉了数尊铜佛像。

唐皇虔奉舍利的根由,源于唐太宗贞观五年,某刺史朝法门寺时,听说法门寺塔舍利三十年开启一次,令人生善。刺史奏请朝廷,经太宗敕准,遂开“无数千人,一时同观”之风。历唐太宗、高宗、武则天、肃宗、德宗迎奉舍利,入宫供养,每次益加奢侈隆重,又送京城各大寺院以示众,“倾城瞻礼,施财巨万”。第六次乃著名的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谏遭贬。第七次懿宗迎请佛骨的仪式,简直空前绝后、执幢仪仗约万队,瞻礼仕女僧尼如潮如流,歌舞管弦和梵诵之声,冲天彻地。唐皇室的夫人、公主、妃嫔,多来法门寺入塔供佛,并常以自己的青丝、衣物相奉送。经三百八十年中的十次礼佛法会,不仅使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而且又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作者: 谭心   编辑: spring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