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张爱林:欲爱、慈悲与圣爱

2012年03月13日 14:45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张爱林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编者按:回望人类足迹,不同国度、不同民族曾以刀光剑影、腥风血雨彼此面对。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使人类饱受悲苦。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佛与基督,人类最伟大的两大精神导师也开始彼此面对,共聚同存。从2009年开始,佛耶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已举办了三届,会议主办方试图通过学术交流,尝试基督教与佛教之间更深度更积极的对话。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爱林在第二届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论佛教中爱与慈悲的差别——兼与基督教爱的比较》的主题演讲,他认为虽然基督教与佛教的终极宗旨不同,一个是解脱涅槃,一个是天堂福乐,但基督教的爱与佛教慈悲基本意义都具有与乐拔苦的内涵,基于信仰自由而推动此岸之和平与安乐是两种宗教的共同目标。

张爱林论文摘要如下:

在佛教中爱与慈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一贬一褒。

爱这个词,多数语境下作贬义用,为欲爱、贪爱、贪欲等,指贪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而不知满足,贪求无厌,造作种种业行,从而不断轮回生死。贪爱中又以贪淫、贪食为最难舍离。对食欲和性欲的追求与满足,决定着社会生产的两大基本方式,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的生产。

因此,在佛教看来,爱是轮回的根本。《杂阿含经》卷十云: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本际……若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众生生死轮回,爱结不断,不尽苦边。

慈悲是大乘佛教修行菩萨道必备的四无量心之二,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慈为与乐,悲为拔苦,也就是从积极方面讲,给予众生快乐,从消极方面讲,拔除众生痛苦。喜无量心就是见人离苦得乐而常生庆悦。舍无量心就是如上三心舍之不执,而且怨亲平等,无憎无爱。四无量心是修菩萨道必备的资粮。

慈与悲是相关的两个词。慈与悲同有无嗔的含义,但侧重又有不同。根据隋•慧远(523~592)的《大乘义章》卷十四的说法,慈悲虽同为无嗔性,但以四义不同而二分:一功能不同,悲能拔苦,慈能与乐;二治患不同,悲止害觉,慈息贪欲,又悲能除微细之嗔,慈遣粗重;三境界不同,悲心多缘苦众生起,慈缘无乐众生起;四得报不同,悲得空处,慈生遍净。

慈悲可指一切仁民爱物之心行,能够拔除众生一切苦,给与众生一切乐的行为。但从佛教的究极宗旨来看,慈悲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差异。

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卷十五、《大乘义章》卷十四等经典的说法,慈悲大体分为三类:一是生缘慈悲,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一般是满足的是众生生存与审美的基本身心需要,这是凡夫的慈悲,往往有自己的爱憎掺杂其中,因此称为小悲;二是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无我之真理所起的慈悲,是无学阿罗汉及初地以上菩萨的慈悲,虽然无染,但仍有差别之见,称为中悲;三是无缘慈悲,是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之平等绝对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独佛具有,因此叫大慈大悲。

因此,在佛教中,慈悲不同于爱。

但在现代文化中,尤其是以基督教为背景的西方文化中,爱作为一个褒义词,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讲,爱是对一切美事物产生的恋慕之情。

人之爱大略可分为二种:

一是欲望之爱,为了获取美好事物的爱,欲望之爱一般基于自身的享受和利益,基督教虽然不否定欲望之爱,但主张要按照律法或教规的要求进行一定的限制。

二是仁慈之爱,是维护和发扬他人的利益或者优点的爱,仁慈之爱是为了他人物质或精神的福祉。这两种爱在内容上相似,不同的是,欲望之爱是为了自己的好处,仁慈之爱是为了他人的好处(具体可参考德国白舍客著的《基督宗教伦理学》)。

当然如果再详细区分,个体之爱也有感官之爱和精神之爱的差别,感官之爱是受控于个体的感官喜好和所爱对象之性状的,有利害关系性,有对象性,有目的性的,是某种Interest;纯精神之爱是一种美Aesthetic,借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些说法,美是无利害,无对象、无目的,甚至是无概念的,但往往具有善性,可以看作是第三种爱。这种爱往往产生于宗教之修行和哲学忘我之思考中,如佛教修行中产生的轻安、禅乐,慈悲心自然产生的安详和悦,以及基督徒等在祷告默想中突然产生的某种忘我的神秘体验等。这种精神之美产生的爱慕,在发生前后虽然会落实到对象上,但却是精神在超出主客二元对立的审美模式中自发产生的觉受,是由我走向无我,或者似乎与某种精神本体融合的精神升华,实完全无利害、无目的、无概念、无任何条件的审美之爱。

基督教非常重视爱,最高的爱就是圣爱,圣爱是基督教徒信望爱三大神学德性之一。圣爱以天主为中心,天主的本质就是爱,爱是宇宙的中心实在和万物的核心。

当然,广义上说,圣爱也包括仁慈之爱,但绝对的圣爱是天主对人的爱,是对人的救赎,因为天主的爱是绝对的,毫无私心的,是普遍的,遍及于所有人。

人对天主的圣爱,从本质上说应当称为仁慈之爱,这种圣爱以信徒对天主的情感为纽带,并通过遵循上帝的诫命来实现,但在对上帝情感上的感召下、对上帝诫命的理解上、以及在这种爱所付诸的行动中仍然难免存在缺陷。历史上以及现实中以宗教名义下的冲突和战争就是某种狂迷之爱的产物,在狂热之爱中,人自觉不自觉地僭越了上帝才可以行使的权力。

宗教的终极目标虽然多在彼岸世界,虽然基督教与佛教的终极宗旨不同,一个是解脱涅槃,一个是天堂福乐,但基督教的爱与佛教慈悲基本意义都具有与乐拔苦的内涵。都要从关怀现实生命开始,关注个体生命的切实感受。一般来说,众生通常喜欢人生的安全,感觉的愉悦,精神的自由,恐惧失去生命,讨厌饥饿与迫害等。终极救赎在彼岸,人生的和平安乐在此岸,基于信仰自由而推动此岸之和平与安乐是两种宗教的共同目标。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张爱林 佛耶对话 解脱 拯救 欲爱 慈悲 圣爱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