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证严上人:这一生应该如何做

2013年09月06日 09:07
来源:慈济基金会

这一生该如何做(图片来源:慈济基金会 摄影:吴明雪)

人身难得,难得的人身价值在哪里呢?“生从何来、死何去向”,多数人都会探讨这个问题,却很少有人用心去了解、思考,在这一生中应该如何做?如何展露我们的生命价值?这才是学佛真正重要的课程。 

我们若不知“现在”而追求过去,那是遥不可及;若迷于现在而想了解未来,也是遥远飘渺之事。最重要的是把握现在,明白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好好把握自我,这才是学佛的要务。

有些人在相似的环境中,却有不一样的观念,也因为观念不一样,当然就有完全不一样的作为。

孤苦拾荒老人捡破烂顾家

每天早晨在精舍,从志工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生百态,有个居家关怀个案令我印象深刻。有位七十多岁的老荣民(退役军人),年轻时迁来台,一生忙碌直到退休。他很勤劳,退休后自己一个人以收破铜烂铁维生,老先生年纪大,身体难免有不适的时候,管区警员很关心他,偶尔聊天就劝他再娶个太太,好互相照顾。

老荣民被他说动,于是到中国大陆娶了位二十几岁的大陆姑娘,太太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而,为了养家,他一个人回到台湾捡破烂,一个月赚二、三万元,他一年必须回大陆几次,每次都需带二、三十万回去。

发挥生命良能 老荣民心满足

另外一件个案是位生病住进慈济医院的老荣民,这位老荣民也是年轻时来台,年老退休后过着朴实平淡的日子,平时常收听“慈济世界”广播节目,因此,他了解要发挥人生的价值,应是无所求的付出。

我常呼吁要重视环保,他从中得知有很多资源可以回收,环保既可清净环境又能使资源更丰富,因此他也去捡纸、捡铝罐,把可再利用的物品回收分类。每个月他也可以回收一、二万元,除了支付自己的生活开销外还捐几千元给慈济,经年累月,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

最近他身体不适住院,虽然身体欠安,但是他天天都过得很快乐,每天跟志工们融成一片。他曾发愿往生后,要将可用的器官捐给别人,现在他又听到可以将“大体”捐给医学院的学生作研究。他想:“我这么老,器官别人可能用不到吧?不如把整个身体都捐出去作为医学研究。”如今他已办好手续,决定“百年”之后要将身体捐出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理,目前他的身体已康复。这期间,他向慈济志工表示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希望能皈依成为佛弟子,又看到慈济志工每天穿梭在病房里,他由衷地赞叹:“这是很有意义的服务。”那天,听到他想皈依,于是专程到医院圆满他的心愿。皈依后他说:“我很满足、很高兴!”看他如此高兴我也很欢喜。

摒除杂念用心现在 正确人生价值观

同样都是老荣民,前面说的那位也七十多岁,但是两者的心态与人生的价值观不一样,所以选择也完全不同。后面这位老荣民一生为国家付出,退休后还继续为社会付出,除了省吃俭用外也回收资源,把钱拿来做救济和建设,他觉得能付出就应尽量付出,这就是他的人生价值观。

他说:“师父曾说: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所以身体可以使用时,我要全力发挥使用权;如果身体不能再用,就给医学院做研究。”因此一切对他来说都毫无挂碍!而观念正确就是学佛的目标。

学佛不光是要知道“生从哪儿来,死往何处去?”生从哪儿来?生都已经生了;死要何处去?还未到,你那知道要去哪里!

其实,死要去哪里,要看我们现在如何做,所以不如放弃“生从何来”的念头也舍去“死往何去”的杂念,赶紧用心于现在,不要有错的方向,观念也要很正确,所以说正思、正见、正知、正念、正业、正命、正行,我们一定要照顾好。一切都只在于一念心,所以平时我们要多用心!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慈济 慈善 证严上人 一生 如何做 价值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