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张敬川:法舫法师的慈善济世思想

2011年10月19日 15:58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张敬川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南开大学哲学学院张敬川(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编者按:2011年10月18日,第十届“觉群文化周”会在上海玉佛禅寺隆重举行。南开大学哲学学院张敬川在文化周期间发表题为《法舫法师的慈善济世思想》的论文,介绍了法舫法师生平及其慈善济世思想详细。论文摘要如下:

一、法舫法师的生平

法舫法师(1904-1951),俗姓王,河北井陉人。熟谙英、日、梵、巴利诸文,精研佛法,著述甚丰,先后任教于武昌佛学院、柏林教理院、汉藏教理院,三度主编《海潮音》杂志,并主持世界佛学苑图书馆,襄佐太虚大师设立世界佛学苑研究部,诚为近代献身佛教教育文化的一代名德。法师又系国际弘法讲学的先驱,致力推动现代佛教国际化,曾后先后在缅甸、印度、新加波、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宏传,斯里兰卡佛教徒赞之如法显大师。著有《唯识史观及其哲学》一书。

二、以济世为宗旨的现代佛教理念

法舫法师为武昌佛学院第一批学员,深受太虚大师的影响,与太虚大师一样,法舫也积极推动佛教的改革,主张佛教应该是入世的宗教。法舫法师认为佛教的目的当然是净化众生的心识,但这并不意味着佛教仅仅关注个人的解脱,其实,个人与众生乃至整个社会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真正的解脱必然是社会的清净。在这个意义上,法舫非常强调佛教的“社会性”,他认为所有的宗教都是社会的宗教,佛教也不例外,小乘的自我解脱仅仅是一个“化城”,而佛经中所说的回小向大之教义,其实是“使其走入大乘的社会主义的思想上。”广而论之,则“三藏十二部的含义所归,完全是指导如何去救济众生和救济众生的各种方法。”

法舫法师之所以如此众生佛教的入世性,除了大乘佛学本身所蕴含的济世利人的精神之外,主要是源于当时中国佛教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之环境。就外部环境而言,中国自晚清以来,战乱不断,而此时又遭日本军国主义之侵略,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若佛教仍然一味的躲避在山林中,不问世事,显然缺少了一种大乘菩萨的担当精神。另一方面,民国期间的庙产兴学运动也不得不促使佛教进行改革。因为搞庙产兴学恰恰是因为人们认为佛教不能对社会、国家有所贡献。故法舫在《实行庙产兴学》一文中,一方面为佛教辩护,另一方面也直面佛教所存在的问题:试观吾全国僧尼,不下数十万,有几僧具备为僧之资格与本能?各寺之中,又有几僧有社会常识,能善办事,能通佛教,能应付环境?如此懦弱无能的僧尼,既不能荷担佛教,身虽出家,名实不符,怎能不被人压迫呢?无为社会所淘汰呢?这其实已经点出了佛教之内忧。这是由于内外环境之交困,法舫才特别提倡佛教之改革,要建立新佛教,现代佛教,而这种新佛教的突出特点,就是人间性,也可以说是入世性。法舫所倡导的现代佛教不再是仅仅追求自我的解脱,而是要救济人类社会的痛苦。这就意味着佛教必须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作各种慈善事业,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困难。法舫把这样的佛教称之为“动的佛教”,因此,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前者的价值要远远高于后者。有建立了这样的观念,才能在社会中建立有利益人类社会的事业,佛教才能在社会中人心中活起来。在这样的佛教理念下,不但出家人要入世行菩萨道,在家之佛教徒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万不可以学佛是一回事,在社会做事又是一回事。相反,不论士农工商,学佛的人都应该“不动本位”。即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是抛弃家庭,脱离社会。所不同的是,要用佛教的道理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观。把个人的人生观改变为社会的人生观。也就是把“个人自利的观念改为社会利他的观念。”可见,法舫法师所提倡的佛教改革,与太虚大师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二者都认为作一个大乘行者应该深入社会,做普利众生的事业。

三、以菩萨行济世度人

法舫法师认为,佛教徒参与社会活动,济世救人,首先应该发心,要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佛教的关键就是修心,但并不是修自己的心,而是要改变人类的不善心、杂染心。法舫从六个方面重新阐释了修心的目的,即转自私自立心为无我利他心,转自私自利的害他心为大悲心,转欺诈心为诚信心,转贪欲为无贪欲心,传瞋怒为慈喜心,转阴险心为光明心。法舫认为,佛教徒与世俗人的一个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其能发菩提心,能造作一切利益人群的事业。这些事业体现在行动上,即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六度、四摄等菩萨行。布施等六度本是大乘佛学所提倡菩萨修行的法门,法舫在继承经典中的言教的基础上,特别从佛教入世性的角度来阐释六度的意义,主要是因为法舫继承了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理念,要把佛法从现实的人生社会上活用起来。可见,与传统佛教重理论、重修行相比,法舫更强调佛教在社会中所应该扮演的积极性的角色。即不但要在理论上建立一套济世度人的学说,还要具体地落实到行动中。法舫认为佛教之与社会隔绝,为世人所诟病,其原因就在于不肯把财产拿出来作慈善事业。所以,他特别希望佛教能为社会作一些事实,北平三时学会因创办的大良医院,故特为法舫所赞叹。此外,法舫还专门撰文表扬江西赣州光孝寺戒常和尚办博济小学,以及河南菩提寺主持安玺和尚在寺内开办贫民工厂、平民小学、平民医院等慈善事业,并认为这是僧伽改革的方向。可见,法舫非常希望佛教能参与到社会慈善活动中,真正能够为现实社会人类的苦难提供帮助。

结语

法舫法师一生都在积极倡导佛教的入世性,注重佛教的社会性,主张学佛者应有大乘菩萨之悲愿,尽心尽力作弘法利生之事业,这种事业不单单是捐款救灾,更包括了办医院、学校等组织来帮助平民。法舫法师认为这些事业并不会妨碍出家修道,并非是佛教以外之事,相反,佛教的修行恰恰离不开这些事业。他在文中多次引用《坛经》所云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作为其新佛教运动的理论依据。这样一种入世修行的理念对近现代佛教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是法师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张敬川 法舫法师 慈善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