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张家成:佛教慈善的理念与当代社会慈善意识的培养

2011年10月19日 15:50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张家成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张家成(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编者按:2011年10月18日,第十届“觉群文化周”会在上海玉佛禅寺隆重举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张家成教授在文化周期间发表题为《佛教慈善的理念与当代社会慈善意识的培养》的论文,从四个层面阐述了佛教慈善理念及当代佛教慈善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摘要如下:

中华民族历来有扶贫危济困、团结友爱、乐善好施、和衷共济的优良传统。然而,当前中国社会的公众慈善意识,却显得差强人意,情况不容乐观。为了推动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改变目前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和发达国家相比过于落后的状况,使之在我国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社会服务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和强化公民(包括组织)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成了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的当务之急。本文即从佛教慈善的理念的角度,谈一谈中国当代社会的公众慈善意识的培养问题。

一、佛教慈善的理念与理论依据

佛教慈善事业通常以佛教或佛教组织(寺院)或佛教慈善机构为依托,以社会捐助的方式将所捐献的财富集中起来,再把它用于公益事业。

中国佛教主要是在印度大乘佛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佛教教义中的因果学说,以及大乘佛教的慈悲济世度众生的理念,是中国佛教开展慈善事业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社会民众行善积德、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动力依据。

而大乘佛教的慈悲理念,则是开展慈善事业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有了慈悲的理念,则有布施之修行,有福田报恩的思想;于是也就有了慈善事业的展开和落实。

佛教经论中提到的建寺造塔,植树造园,施药疗疾,筑路建桥、掘井、造船、造作圊厕、扶危济困、供养沙门、启建法会等方面的社会公益事业,实际上也是自古以来中国各种佛教组织开展慈善公益事业的主要途经和方式。

可见,佛教慈善事业与佛教的修持行为是不可分割的。佛教认为,慈善事业是报效四恩、成就佛道的法门,也是传播佛教、实践佛陀教法的重要途径。是佛弟子利乐有情、济世度人的修行实践的具体表现。因此,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应当是一个“精进”不懈的修行过程,它应当成为每一个佛教徒的“志业”。

二、弘扬慈悲平等的理念,树立公众的慈善意识

慈善事业是一项全社会的公益事业,发展慈善事业,服务社会大众,应是中国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的未来走向。通过种种手段,向社会公众宣传佛教的慈悲理念,树立社会公众的慈善意识,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当代社会,要改变公众公益意识的现状,既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包括佛教信徒在内的广大社会民众自觉自愿地参与。因此,在全社会上弘扬佛教慈悲济世的理念,大力推广慈善公益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佛教慈善的道德氛围,这是使佛教慈善事业走向大众化,并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在当代中国,普及和推广佛教慈善理念,树立公众的慈善意识,是一项十分必要而迫切,同时也是十分艰巨的长期社会工程。我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现代社会已进入了全球化、开放民主、多元价值广泛共存的时代。当代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当代中国的慈善慈善事业具有社会化、开放性、广泛性、公正性等特征。当代中国慈善意识核心价值理念可以概括为“平等、互助、友爱、共享”,一视同仁地、无差别地对待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使社会全体公民认识到慈善是个人应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其次、佛教讲究随缘而不攀缘,这一点也导致佛教界形成被动的,低调的行事风格。但是面对当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中国佛教界应发扬大乘佛法的勇猛“精进”的本色,积极向社会各界推广佛教慈悲济世的慈善文化,树立在中国慈善公益事业中的历史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从而调动和凝聚社会力量,促进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

应该讲,经过这些年来的努力和实践,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在正逐渐被佛教信众和社会各界认可和接受。随着佛教慈善的理念和社会公众的公益意识的增强,也将会推动中国社会的慈善公益事业会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第三、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重要作用,佛教慈善理念的宣传普及形式也应多种多样。在信息社会,慈善文化理应与传播文化密切结合,慈善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媒体的巨大作用。

三、当代中国慈善文化的重构

中国慈善文化根基深厚,历史悠久。然而,进入现代以来,中国慈善文化却屡屡遇挫,呈现出衰落之势。可以说,重构中国慈善文化,是培养中国公众的慈善公益意识,发展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重要前提。

本文认为,造成当代中国社会慈善公益氛围的缺乏,慈善文化的滞后的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有文化(包括宗教)的因素。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伦理道德文化呈现衰败之势,甚至一度出现断层。

当然,慈善不等于宗教,慈善文化也不是宗教文化。但是,借助宗教的理念优势和文化传统的力量,把慈爱的光和热奉献给社会,这对于营造一种乐善好施的社会风气,重建当代中国慈善文化,推进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无疑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重构当代中国慈善文化,形成慈善中国慈善事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归根到底还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然而,慈善文化,包括慈善的理念、慈善的意识与慈善的事业,若能基于宗教及文化传统力量的未来拓展,则可保证慈善事业成为一个长期而坚持不移的“志业”。

四、“慈济”的启示

来自台湾的慈济功德会,是首个被批准在大陆开展慈善工作的台湾慈善机构。四十二年来已在全球五大洲、四十五个国家和地区办理登记基金会或设立联络处,救济遍及六十五个国家和地区。其在海内外开展的慈善事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慈济功德会由台湾证严法师创办,是典型的佛教慈善机构。然而,慈济在做公益事业时,却奉行“二不政策”,即“不搞政治,不传教”。慈济人很少把大爱挂在嘴边,而是将其化作“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四大志业。如今,遍及全世界的慈济有着超越政治、超越教派、超越国界的信仰和博爱情怀,业已经成为台湾道德的楷模,良心的标杆。

鉴于此,本文认为,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培养和强化中国公众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大力推进当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我们既要超越政治的藩蓠,也要淡化佛教的色彩,将佛教的弘法,与慈善公益事业,作适当且必要的分离。在慈悲心的前提下,我们唯须强调的是慈善事业的“公益”性质,如此方能行之有效地开展佛教的社会公益事业。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张家成 佛教慈善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