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本土佛教近百年来的变革沧桑史
2008年12月24日 11:38佛学研究网  【
相关标签

二十年文字交深,现代僧伽,南瀛佛教,曾同一鼻孔出气。

千万卷经论理妙,典中水潦,岛上葛藤,无第二知识分清。

当时,常有往来的大醒,甚至以台湾的“舍利弗──智慧第一”来称誉林德林,但称誉之后,却是以“可怜他(指林德林)四十岁以后,受了日本和尚的一些影响,背了几个大小包袱。我……对于这位台湾舍利弗感叹他的不智之甚!”作结语。

因此,晚年的林德林,虽曾一度努力要适应讲国语(北京话)的环境,但一来体弱多病,二来大环境的不利情况极为严重,又是他难以适应的。只有台中市慎斋堂的堂主张月珠是他最常往来的教界知音,连他过世时,都是由张月珠堂主为其送终的。但其生平所一意推动的新佛教事业,仍自此冬眠迄今。

至于在台湾佛教界近百年来的传播史上,以出家女性而被称为“台湾尼姑王”的女禅师──释如学,虽曾留学日本曹洞宗办的驹泽大学、回台后又先后出任南投碧山岩寺住持和创办台北法光寺、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等佛教事业,因而声名大噪。但连她这样的新潮佛教女性,也一样难逃必须徘徊在殖民化与去殖民化之间的窘境。

释如学之所以被称为禅师,是她师承近代日本曹洞宗禅修大家泽木兴道禅师的法嗣,法号“法光道宗”的缘故——这只要看泽木兴道授给她的“传承法卷”,就一清二楚。

其实,在台湾,早期的教界名人王进瑞,也同样留学驹泽大学、同样拜在泽木兴道门下和领有“传承法卷”,辈分则比释如学禅师高,是释如学禅师的学长兼师兄。

问题是,她明明是因“法光道宗”的这一身份和禅修的背景,才可以称禅师的,却一直不敢表明和受困于她的“法光道宗”这一佛教的身份和背景。

作者: 江灿腾   编辑: 李雅清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