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慈悲护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认为:”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楞严咒》中有:”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如一切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唐代慧能《坛经》:”譬如雨水,不从无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般若之智,亦复如是。“大慈大悲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旗帜。所谓”慈悲“,概括讲就是对众生”拔苦与乐“。拔苦,就是除掉潜伏在人生命之中苦的根本原因。与众生深感同受,将心比心,产生对其他生命的关怀,进行根除痛苦的实践。所以,对其他个体的痛苦而感到强烈的痛苦,帮助其他生灵解除痛苦,用一种坚定的、持久的智慧和行为,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送去爱的温情和真情,让一切生灵享受快乐、除去痛苦,才有自己真正的幸福。佛教的这种爱,是面对一切时空的所有生灵的,悲悯有情,是佛教徒也是全体人类必须具备的高贵品质。既要救其死,又要护其生,佛教提倡”放生“的精神就在于此。爱惜和保护一切生物,对今天防止生态恶化、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世界和平,很有现实意义。人类生存主要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维护生命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代环境价值理念。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开宗明义地指出:”缔约国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生态、遗传、社会、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娱乐和美学价值,还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关切事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
(五)和谐相生是生态文明内涵所在
《华严经·卢舍那佛品第二之三》:”法界不可坏,莲华世界海,离垢广庄严,安住于虚空。此世界海中,刹性难思议,善住不杂乱,各各悉自在。“《佛说无量寿经》:”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态殊特……无量色树,行行相植,茎茎相望,枝叶相向,华实相当,荣色光耀,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泉池交流,湛然香洁……又众宝莲花,周满世界……“看到万物相亲相融,天人相应,心息相通,一派祥和的气象,我们为之动容。深切体会到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在于揭示宇宙万物之间的运动规律,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合理和谐的生存方式,共生共荣。如实地认识和体味自然、感受自然,维护自然万物的生存权利和生命尊严,不以人类的分别,喜好为标准,对千山万水怀有深深的报恩心和敬畏心,认识到人只是其中的一分子,应该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六)心灵环保是生态文明的至高境界
佛讲”境由心造“,所谓”心净则国土净“。我们人类所生存的环境,不只是生物的自然,它是同时反应出人的道德自觉与宗教实践的”人化自然“。佛教的教义,历来重视净化我们的内心,扫除贪、嗔、痴三毒,使心灵解脱自在,达到”无我“的境界。”心灵环保“的环保理念,是建立在《维摩经》(佛国品)中的净土思想之上的,佛教对净土的描绘体现了佛教的理想生态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阿弥陀佛净土。净土是菩萨善行的果报,它的实现在根本上依赖众生的努力。中国佛教特别重视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改善自己的行为,创造人间净土,这就是《维摩诘经》所倡导的众生心净则佛土净的理念。禅宗更将其发挥为净土在世间,莫向西方求的思想,重视现实世界的价值及其改造。
佛教的生态意识,使得我们跳出人类中心的窠臼,向生命中心乃至生态中心的环境伦理的方向更有信心地迈进,从而将人类的道德关怀从人类自身扩展到多种生物甚至是整个自然界。环保理念的落实到位,还须从家庭环保、社区环保等做起,而佛教”心净则行净,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国土净“的思想则启示我们生态意识最终要归向于每个人的心灵环保。在当下这一刻,我们应该不断地自我告诫:人类不应该完全停留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框架下,更需要加强贯彻落实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建设自然的环保理念。只有如此,人类才有希望。
198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递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指出: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科学和技术的,科学方面我们有知识,技术方面我们有工具“。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并不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也不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的,科学技术本身对自然没有善恶的观念和功利的追求,它听命于发现和制造它们的人类。今天的生态灾难是人类无节制的贪欲和企图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的行为造成的,人类的行为则来源于他们根深蒂固的理念。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极大的影响,并引导人们的一系列行为。所以”我们需要新的社会、道德、科学和生活概念。这些概念应由今世和后代人新的生活条件所决定。“”生态文明“便是人类在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结果。倡导文明生产、绿色消费、厉行节约、历事练心,才能创造出生态文明。
作者:张海山 编辑:王丽君
|